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網>>海外網>>評論>>望海樓

望海樓:全球為何如此關注十八大

2012年10月30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正 楷    字號:

距離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開的日子越來越近,全球目光也越來越多投向中國。

日本媒體說,今年中國政治的最重要事件和最大懸念即將揭開帷幕﹔在新加坡媒體看來,中共十八大和美國大選並列“2012年世界最重要事件”﹔印度媒體則呼吁該國調整視線,關注中國十八大……

不止十八大,中國經濟挺過“最糟糕時期”、中日釣魚島爭端、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無不為世界熱議。最近這段時期,中國這個探索中、成長中、糾結中的發展中大國,它的復雜性、它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它對世界的吸引力展露無遺。

中共十八大,何以對全球擁有如此巨大吸引力?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力量。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中國在世界的角色發生重大變化。2010年開始,中國穩居世界經濟第二位置。經濟低迷之時,中國對世界的積極作用更加凸顯。經濟力量之外,中國的政治力量、文化力量,乃至中國道義力量,同樣在深遠地影響世界。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聲音。中共每次代表大會,都會有新的聲音、理念傳出。如“科學發展觀”、“創新社會管理”、“又好又快”等等。固然,它們更多涉及內政,但熟悉這些詞匯,對與中國打交道大有裨益。在歸納過去、求解困境上,十八大將發出哪些聲音?中共黨章如何修改?對於類似釣魚島問題、黃岩島問題,會否給出指導性思想?無不為外媒關注。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中國道路。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發展模式和道路,中國的探索印証和強化了這一點。中國在走一條古人沒走過、外國也沒走過的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謂特色,就是個性。你弱之時,個性是“刺兒頭”﹔你強大了,個性就是風格。而今,中國模式和道路已成一種“顯學”。按計劃,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未來10年“尤為關鍵”。如何實現目標,中國道路如何繼續走?十八大將給出答案。

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本國命運。亞太地區將長期活力強勁。順應亞洲崛起,融入“亞洲世紀”,成為世界大國的必然選項。澳大利亞新近發布了亞洲政策新藍圖,而美國老早就“重返亞太”。欲搭亞太發展順風車,實現在亞太的利益,就無法回避與中國打交道,無法忽視中國存在,就必須關注十八大這場“將全面審視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並將影響中國走向的大會。

關注十八大,有贊語也有噪音。最近,有人老話重提,稱中國崛起挑戰國際秩序,中國不遵守國際貿易規則,中國是人民幣匯率操縱者等等。甚至,還有人“期待”中國有“重大意外”發生。已經走向世界中心話題的中國,早已適應了外界的各種“關注”和“挑刺”。中國需要對外解釋,更重要的是,要做出樣子來。

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已經証明:每次黨代會的召開,都意味著中國新的進步﹔在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中國每五年每十年的奮斗,都會提升中國在世界的位置。十八大將同樣驗証這一點。

(作者為本報編輯)  

(責任編輯:張岩)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中國海軍東海演習中國海軍東海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