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耐克搞雙重標准被罰487萬

2012年10月26日09:01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不少洋品牌,在本國賣一個價,到了中國就賣另一個價﹔在本國是一個行業標准,到了中國,又是另一套標准……到底是什麼原因寵壞了這些國際品牌,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執行雙重標准?

耐克受罰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查處了耐克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件。同一款耐克牌籃球鞋在中美兩國出售,卻不同質、不同價。該款鞋在美國售價為125美元(約800元人民幣),有兩個ZOOM氣墊,而在中國打著“足跟和前掌ZOOM AIR為雙腳帶來柔軟、高響應的緩震保護”宣傳廣告的此款鞋卻隻有一個氣墊,售價高達1299元。

北京市工商局認為,耐克公司在產品上搞“雙重標准”,區別對待中國和國外的消費者,侵害了中國消費者,遂對耐克公司處以487萬元罰款。

25日,耐克被罰的消息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在騰訊網,網友的抗議帖至昨天下午7時已經長達18頁。

有不少網友表示,對同一品牌國外國內不同價已是司空見慣。在香港一金融企業工作的劉華清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北京路某知名商場九樓的阿迪、耐克折扣店中,發現打對折的商品都要400多元人民幣。而她在美國發現,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雙鞋,折合成人民幣后比這要便宜得多。

為何名牌鞋在銷售時會搞雙重標准呢?關稅原因?記者查閱資料時發現了以下驚人的數據,2009年耐克曾公布海外生產商名單:中國的124家,泰國的73家,韓國的35家,越南的34家,此外,還有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南美,澳大利亞、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土耳其等地的工廠。如果此數據准確,耐克在亞洲的生產商中,中國就佔據了近半壁江山。不過至截稿時止,上述消息並未得到相關方面確認。

屢見不鮮

涉及搞雙重標准的品牌並不僅隻耐克一例。據媒體報道,自2009年以來,強生產品在各國被召回25次,但這些召回基本上不涉及中國,其改良產品也隻在英、日等部分發達國家銷售。面對質疑,強生公司表示,他們的產品完全符合中國國家標准,因此不會召回相關產品。一些國外汽車廠商發現產品存在安全問題進行召回時,也往往不將我國包含在內,理由同樣如出一轍:產品符合中國規格。

洋品牌最近也頻頻在中國市場出現質量問題:名牌嬰兒洗發水被曝含有致癌物質,知名洋快餐品牌被曝銷售過期食品、后廚衛生不達標,名牌冰箱關不上門,名牌汽車后尾燈有缺陷,名牌奶粉相關營養物質含量不足,名牌涂料耐洗刷性不達標……

誰寵壞了這些大牌

監管不嚴 國標過低

一些國際品牌為何在中國市場搞“雙重標准”?需要反省我國的監管體制和國家標准。國內有的行業標准過低或過粗,缺乏精細化的評判,這讓跨國公司執行雙重標准有空子可鑽。一些洋品牌進入中國后,逐步走上本土化路線,甚至用國內外兩個標准管理其分公司,在生產、銷售環節存在不少漏洞。以至於就算出現了質量問題時,在其他地方進行召回,也不將我國包含在內,理由就是一條:產品符合中國規格。

(責任編輯:姚麗娜)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