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國際

中印戰略對話重點談高鐵 避談“護照地圖戰爭”

2012年11月27日09:01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字號:

第二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11月26日在印度舉行。經濟合作,尤其是印度可能引進中國高速鐵路建設技術,成為關注重點。“中國和印度或許無法同意彼此的邊界劃分,目前仍在進行一場關於護照地圖的戰爭。但在戰略經濟對話上,雙方真切希望加強經貿合作,以此作為緩解緊張關系的解毒劑。”印度《第一郵報》26日這樣稱。“美國之音”26日稱,“盡管面臨政治糾紛,中國和印度仍然簽訂了11項、總價值52億美元的合約,涉及鐵路、能源、環保和信息等領域”。

此次中印戰略經濟對話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張平主任與印度計劃委員會阿魯瓦利亞副主任共同主持。中印兩國政府部門、企業、金融及研究機構的代表出席。《印度快報》26日稱,中國總理溫家寶2010年12月訪問印度期間與印總理辛格達成共識,同意建立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機制,首次對話於2011年9月在北京舉行。報道稱,26日舉行的對話中,“為調整對華貿易不平衡,印度決定將鐵路作為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接觸的突破口,兩國鐵道部將簽署諒解備忘錄,聚焦三個領域:高速鐵路、車站建設以及重載運輸”。文章稱,對中國而言,此時與印度鐵道部簽署協議時機很好。印度鐵道部已經批准了6條高速鐵路,並將目光放在了全球高鐵技術領先者身上。“與日本和法國不同,中國仍然是高速鐵路領域的新參與者,2007年才開始運營。但在幾年之內,中國已經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絡。而印度需要這樣的技術。”印度報業托拉斯26日引述印度鐵道部不具名官員的話稱,當天的中印戰略經濟對話同意下設基礎設施工作小組,主管雙方高鐵合作問題。

“除美國外,印度是中國與之舉行戰略對話的唯一國家”,印度Livemint新聞網26日稱,中國北車集團公司也作為中方代表團成員前往印度訪問,雙方的合作即將見証成果。2011年至2012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740億美元,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達到270億美元。印度希望中國對印度企業開放服務業、信息技術和制藥業,並尋求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並不是所有印度媒體都看好中印的高鐵合作。印度《第一郵報》26日以“為什麼印度需要放緩引進中國高鐵”為題稱,設立中印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本意是為了保証中印之間因邊界爭端引發的政治問題不危及雙方的經濟合作及在WTO、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統一立場。“但印度的願望並未完全實現。劇增的對華貿易逆差讓印度官員心痛。印度出口給中國的主要是大宗日用品和原材料,而中國出口印度的大多是制成品。”文章稱,引進中國高鐵可能使對華貿易逆差進一步增大,且“存在幾個風險”,如高鐵建設成本難以回收,印度人不可能承擔高昂的高鐵票價﹔中國高鐵的安全性問題等。

不過,該對話舉行的輿論環境並不清淨,部分印度媒體仍在炒作中國新版電子護照地圖。《印度時報》26日稱,在被問及如何看待中國的地圖將“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劃為中國領土時,多次參加中印邊界談判的印度政府國家安全顧問梅農“表現出不重視的姿態”,稱“中國和印度對邊界劃分的立場不同,護照地圖不說明任何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向陽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印是兩個新興大國,在經濟發展模式、對工業化需求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中印邊界問題長期存在,印度知識分子圈裡還總有一種把中國當成參照系的意識,做什麼都愛跟中國比一比,所以中印也存在競爭關系。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印度的短板,與中國在這方面合作印度態度非常積極,特別希望進行有技術含量的合作。在高鐵技術、車站設計、重載技術上中國比印度強﹔印度的信息系統中國可以學習借鑒。問題在於,中國企業對印度鐵路項目還了解不多,所以合作很可能先從企業層面開始。

(責任編輯:劉猛)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英國遭暴風雨襲擊英國遭暴風雨襲擊
  • 殲-15完美演繹殲-15完美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