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交稅百萬者四千人  天價年薪可達兩億 

【海外版】香港為何盛產“打工皇帝”?(圖)

2013年10月16日08:16|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打工皇帝”,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自己雖不是老板,卻事業成功、收入豐厚的“超級打工仔”。“打工皇帝”也是“納稅皇帝”,雖然稅務局出於保護隱私的考慮,一般不會公布他們的名字,不過,根據納稅金額以及上市公司年報對高管薪酬的披露,大致可以推斷個八九不離十。

香港電影《打工皇帝》海報

  又到交稅季節,香港稅務局的稅單陸續寄出。據香港媒體報道,港府10月9日提交立法會的資料顯示,2011/12課稅年度交薪俸稅額達100萬元(港元,下同)以上的“打工皇帝”有4000人,佔整體工作人口0.11%,按標准稅率15%計,估計其年薪至少有660萬元。

  “打工皇帝”,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自己雖不是老板,卻事業成功、收入豐厚的“超級打工仔”。“打工皇帝”也是“納稅皇帝”,雖然稅務局出於保護隱私的考慮,一般不會公布他們的名字,不過,根據納稅金額以及上市公司年報對高管薪酬的披露,大致可以推斷個八九不離十。

  草根精英的代表  

  誰是港人心中“打工皇帝”的典型,霍建寧是很多人的一個選項。

  生於1952年的霍建寧,1979年自美國留學歸來后,被李嘉誠招入長江實業集團,1993年登上和記黃埔董事總經理之位。之后,他多次成為香港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繳稅最高的行政人員,還曾在1999年創造了高達2億元的天價年薪。霍建寧早已成為媒體和民眾心中的“打工一哥”,也是很多初入社會打拼者的“偶像”。

  霍建寧並不是特例。像他這樣的“超級打工仔”在香港並非屈指可數。梁振英當選香港特首后,不少香港媒體就曾使用過類似“從打工皇帝到特區長官”這樣的標題。 當然,還有不少享譽香港政商界的知名人士都曾是或仍然在“打工皇帝”的名單中。每年十大“打工皇帝”結果揭曉前后都會引發媒體熱切關注。

  “打工皇帝”是香港草根精英的代表,多數“打工皇帝”的勵志故事契合著香港精神,這大概是全城關注的一個重要原因。香港市民最推崇一類人——出身貧寒,勤奮努力,專業人士,事業有成。而據說該說法起源於香港“打工皇帝”的群體故事,就如同香港名曲《獅子山下》一樣,充滿了勵志情懷。

  打工皇帝是“食腦族”?  

  香港為何盛產“打工皇帝”?除了個人的勤奮打拼、推崇自強不息的社會文化,還與香港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不無關系。

  以霍建寧為例,2011年,霍建寧的年薪高達1.7億元,比自己的老板、和黃副主席李澤鉅還高出1.58倍。在當年《福布斯》評選的非美國企業全球最高薪行政總裁中,他排名榜首。老板為什麼會讓“打工仔”的薪酬比自己還高?有港媒評價說,霍氏的點子“物有所值”,他是香港“食腦族”,意思為靠智慧吃飯的富翁。

  事實上,霍建寧在和黃的發展中的確功不可沒。霍接手和黃后,將80年代后期風雨飄搖的和黃,成功打造成集電訊、港口、能源和公用事業於一身的商業帝國。因此,在媒體的鏡頭裡,經常可以捕捉到李嘉誠與霍建寧談笑風生的鏡頭。

  不少“打工皇帝”是像霍建寧這樣的職業經理人。有香港學者認為,香港盛產“打工皇帝”與香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有關。香港家族企業一方面秉承了西方獨立經理人的理念,另一方面又加入了“論功行賞”的家族式情感。“打工皇帝”本著“老板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的職業道德,幾十年如一日,毫無保留地將青春、才智甚至畢生奉獻給家族企業,他們的存在,使得香港家族企業不斷迸發新鮮創意,歷久彌新。而被稱作“食腦族”的他們,也得到了豐厚的報酬和回饋。

  貧富差距的爭議

  如何看待“打工皇帝”的高收入?有香港學者認為,高薪也不容易賺,“打工皇帝”的高收入是“人有所值”,因為國際評審機構均認為,香港的高級管理人才有“企業家精神”,可以保障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而且,高收入的職場機制,有優勢吸引國際人才。另一方面,隨著香港經濟的轉型,金融、信息等產業較之前的制造業等更需要“食腦族”,“打工皇帝”的付出回報率也會隨行就市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港府資料還顯示,上年度共有197萬市民無須繳交薪俸稅,佔整體工作人口的54.68%。2012年有媒體做過比較稱,當年位於榜首的“打工皇帝”每小時的收入相當於普通港人兩年的薪水。

  由於收入懸殊,在看“打工皇帝”勵志的一面時,仍有一種聲音在拷問香港的貧富差距。有學者認為,雖然“打工皇帝”的高收入是自己辛苦得來,但如果低薪族的人數不斷增加,香港的貧富差距會愈來愈大。

  香港的貧富差距客觀存在,梁振英上任后也提出要重視並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對此,有社會學者建議,政府應給那些低技術、低文化水平的人多提供相應的職位。另外,分配資源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稅收,但香港目前推行的是低稅收制,如何充分利用稅收杠杆、將港府的資源更多用於幫助低收入者,還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本報記者 李煒娜)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香港,打工,就業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熱圖>

最新熱點>

報告稱15%實名舉報系情婦 多因情感破裂

男子吃軟飯施暴逼妻子陪酒坐台養家

視頻>

論壇熱帖>

熱點推薦>

母親癱瘓父被拘 五口之家被逐出出租屋(組圖)

嶗山逃票地圖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學生跳崖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