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外媒:日本仍死不悔改 中方可走"文攻武备"之路

2012年10月10日0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中新网电 钓鱼岛争端悬而未决,中国海监船、公务船相继进驻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执法宣示主权。8日上午,中方公务船连续第8天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随着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系列反制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海外华文媒体普遍舆论认为,针对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死不悔改,政坛呈现右翼化倾向;中方对此可走“文攻武备”的路子,续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反制。

日加强钓鱼岛海域军事部署 政坛呈现右翼化倾向

日本《产经新闻》的消息称,中国海监船编队4艘船只于8日上午进入钓鱼岛西北“毗邻水域”内进行巡航,为应对钓鱼岛冲突,日本正在增强两栖作战军力。

香港《文汇报》9日的报道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频繁演练之时,日美也将于九州岛进行联合军演。美国还罕见的向西太平洋同时派出两艘航母,日防卫省干部指,这些部署表明美国方面加强了对中国的警戒。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指出,对华强硬论,毫无疑问成为了日本政坛的主流意见。前首相安倍晋三当选自民党总裁以及前原诚司担任国家战略大臣,显示日本将在强硬路线上走下去。日本政坛的重组较量,已经朝着整体右翼化的方向迈进。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论指出,日本民主党政权已经摇摇欲坠,正是自民党雌伏三年之后东山再起的绝佳良机;其次,民主党的“反华”急先锋前原诚司入阁出任国家战略大臣。可见,野田日前改组内阁的真正目的不在改善日中关系,而是赋予战斗右派的前原更大的权柄。

台湾《旺报》8日的评论称,野田政府阁员的言论说明了,日本官方毫无反省之意。他们口中不断强调“为大局着想,须谨慎应对”,再以低姿态面对北京的强势,甚至放话将派遣手段圆融的资深外交官出使北京,但丝毫不影响“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端”的既定立场。日本这种民族性格或可用于商业往来,但无助于解决中日领土争端。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探勘钓鱼岛资源 日本下一步》称,长久以来,日本对于钓鱼岛的企图不仅仅是领土主权这种空泛的概念,真正被日本看重的是钓鱼岛周遭海底的能矿资源。前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即曾表示,只要拥有钓鱼岛,日本成为资源大国不是梦。就像发动东亚战争一样,争取资源永远是日本对外政策的重点。

《澳门日报》刊出社论《让二战历史时时拷问日本》说,最近一段时间,随着领土争议的升温,日本保守势力否定战争历史事实的发言变本加厉。对待历史的态度一是抵赖,二是隐瞒,甚至扭曲教育国民,篡改历史教科书。对付冥顽不灵的日本政客,就是要让二战历史时时拷问日本。

中国应采取经济等制裁 走“文攻武备”路子

7日,美国《世界日报》引述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丁元的观点指出,日本先用钓鱼岛引起经济、外交、军事冲突,到现在骑虎难下,这是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其实,在钓岛外围,中日已展开海上游击战。此招大可多用,让日本自卫队疲于奔命,中国舰队仍应随行护航。下一步,中国应当逐步分段、分期、分类有计划地对日实施经济压力。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指出,中国近期大规模军演,专家认为,中国当前应走“文攻武备”的路子,之前中国公布钓鱼岛海域领海基线以及发布钓鱼岛白皮书,这在文攻方面取得了实效,下一步应加强武备方面力量,加强和推进大海防战略。此次军演中,海军演练是重头戏,此举正是直指大海防战略。

该报8日的报道还引述海疆问题专家的话说,随着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系列反制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国际上制造了有利中方的舆论影响,中方应该加强两岸在钓鱼岛维权方面的务实合作。

日本新华侨报网的评论认为,中国反日制日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再次表明“中国核心利益不可触犯”。作为崛起的大国,谁敢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问题上挑战,中国必将给予迎头痛击。中日两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转化,主导了中国反制的信心和底气,维护主权和尊严的行为还刚刚拉开序幕。这些“前所未有”警示未来中日关系。(完)

(责任编辑:姚丽娜)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