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餐桌上的“冲突” 跨国婚姻保“胃”战

张 欣

2012年10月15日09:18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科尔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与美国杜克大学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教授分享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图为科尔比卡全家。 刘 丹摄

图为华洋夫妻共进餐。 (资料图片)

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的2012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布莱恩·科尔比卡,其太太来自马来西亚,祖籍广东(上图)。这位华人女婿被太太爆料道,“他最爱吃中国的刀削面,我教他做豉油鸡,结果比我做得还好吃。”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华人洋女婿都这么爱吃中餐,擅做中餐。事实上,因饮食习惯的差异而导致婚姻裂痕的出现在华人跨国婚姻中不在少数。打一场婚姻保“胃”战,还真是一件不容懈怠的事情。

袅袅炊烟变硝烟

来自四川的Susan,嫁给了外籍教师Martin。婚后,丈夫并不非常喜欢中式的传统食物,Susan不得不每天先准备好自己的餐点,再为丈夫另外准备“洋”食物。长久以往,Susan异常疲惫,用餐对于她来说相当无趣。当她因工作繁忙,没时间按丈夫的要求准备晚餐,丈夫会连一口都不愿意吃,夫妻俩就会发生争执,刚开始,大家还会各退一步,但时间久了,矛盾越积越多,最终两人还是以离婚收场。

Susan承认她和Martin之所以离婚,饮食上的互不妥协是主要原因。Susan感叹说:“结婚后,当爱情消退,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真正的婚姻生活,如果连菜里放不放辣椒都要争执半天,这样的生活还有何幸福可言。”

外国人一般认为中餐太油腻,烹炒过度,纤维质破坏严重。而大多数华人也无法长期习惯食用西式传统料理。当中西方饮食习惯狭路相逢,遭遇激烈碰撞,矛盾一发不可收拾时,袅袅炊烟变滚滚硝烟,婚姻就岌岌可危了。

你来我往齐保“胃”

中国古语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足可见饮食之于生活的重要性。而老话也说要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此话固然有些过于笃定,但却不乏启示意义:饮食是婚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当饮食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避无可避时,怎么解决好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华裔的孟小姐和韩裔的丈夫定居美国后,把韩国的婆婆也接了过来。孟小姐的婆婆是很传统的韩国人,她就自学了许多韩国美食,例如泡菜、海带汤,这让婆婆非常感动,并且夸奖她做出了韩国本土的味道。除此之外,孟小姐也会做两道拿手的中国菜给婆婆品尝,婆媳之间其乐融融,孟小姐的丈夫也更加体贴她,婚姻似蜜里调油。

似孟小姐婆媳这般双方互相从心底里尊重并欣赏对方的饮食文化及习惯,你来我往,并不是一味地固守己方,自然不愁保不住婚姻里的那些个“胃”,还让生活多了些甜味儿。

文化认同是良方

华洋男女在爱情的碰撞下走到一起,浪漫过后,经营好一场跨国婚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两个人,势必在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但文化差异并不是真正的障碍,有时候甚至还可成为牵千里姻缘的那一条“红线”,尤其是在中华文化越来越彰显出她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的当代。

调查结果显示,外国一些男子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攀升,进而希望找一个中国妻子,为自身提供一种生活环境。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外国女子嫁给中国男子,且双方条件相差悬殊的个例,专家认为,这很大程度也因为女方着迷于中国文化,向往中国的生活。在这种前提下的跨国婚姻大都幸福美满。

可见,差异的存在并不是阻碍华人跨国婚姻幸福的因素,跨国婚姻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在于夫妻双方能否真正的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面对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和迥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坦然地接受它,尊重并包容对方的文化、习惯,如果能进一步地喜爱上这种差异,婚姻无疑会更加美好。而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找到适当的处理方式,缓和夫妻间的矛盾,才能使自己的婚姻之路长久安稳。

(责任编辑:王栋)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