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说相声 学中文——亚特兰大中文学校上演中国传统节目

2012年10月29日08:59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图为胡光辰和何天乐同学正在表演相声

在今年美国亚特兰大现代中文学校的毕业典礼上,笑声阵阵,大家正聚精会神地观看七年级胡光辰和何天乐同学表演的相声“中国人的‘吃’文化”。

生活在海外的孩子,常因中文那曲折的词句和深奥的文化内涵而产生理解障碍。而孩子们最喜欢吃,“吃”字最能调动起他们的兴奋点。有感于此,学生家长胡献宇巧妙地把“吃”字引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创作了这个相声。

父母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叫“有碗饭吃”;上班工作轻松,经常上网逛一逛,叫“混饭吃”;不学新知识,叫“吃老本”;不努力工作,被老板炒了鱿鱼,叫“没饭吃”了;拼命工作,身体肯定“吃不消”;从来不担心被解雇,叫“吃皇粮”;嫉妒别人的好工作,叫“吃醋”。这一连串的“吃”字,都和爸爸妈妈的工作有关,也都是大人们常说的词,收集到一起,孩子们听了真好奇,一个“吃”字竟能形容那么多的事情。

说完父母,再看看小朋友。在同学中人缘好,叫“吃得开”;听不懂老师讲的古诗,叫“吃不透”;中文发音声调不对,就是对四声“吃不准”;暑假回国,到处玩,到处吃,叫“吃香的喝辣的”。这些“吃”字说到了孩子们的心坎里,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如果说相声,没有人能听懂,没有人鼓掌,怎么办?那一定是吃饱了撑的慌。”光辰和天乐的这最后一句话把全场人都逗笑了。

这次相声表演的成功,基于孩子们的精心练习。在班里的预演,首先打消了演员的恐惧感,也把“吃”字渗透到班里每个孩子的脑海里;课后的反复练习,纠正发音和语调,使演员说出一口标准的京腔,加强了演出效果。这也是最好的学中文的过程。

我从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反复背诵和大声朗诵,不但能明显改进学生的中文发音,而且能加强他们对中文的理解力。除了相声,三句半、表演唱、识字歌、古诗背诵比赛……都曾被我搬进课堂,搬上舞台,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王栋)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