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如何看待房價走勢?

2011年12月13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房價”二字,牽動著百姓安居樂業,牽動著經濟健康發展,牽動著社會和諧穩定。

  經過持續近兩年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房價過快上漲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今年6月份起,一些城市房價企穩並出現合理回落,房地產調控的成效正進一步顯現。與此同時,全國開工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務已經全面完成。
 
  調控正朝預期方向發展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房地產業的大變革之年。號稱“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凌厲推進,房地產市場、房地產行業在調控中正在向更加理性、健康的軌道發展。
 
  近年來,部分城市房價過高、上漲過快,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不利於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普通居民通過買房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就會越來越遙遠,房地產市場投機會制造越來越多的泡沫,進而威脅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調控必須而且迫切,然而,調控卻並不容易,力度不當可能引發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房地產市場不整中國經濟要出事,整狠了中國經濟也要出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面對這種“兩難”的局面,房地產調控要確保取得實效,又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降0.14%,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降。“總體來看,目前房地產調控已取得積極成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認為,成效突出表現在:實施限購城市的投機性需求基本得到抑制﹔商品房價格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特別是下半年以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非中心城區房價出現下行趨勢﹔住宅地價上漲勢頭出現回落﹔住房供應結構明顯改善,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住房供給增加。“房地產調控正朝著預期方向發展。”
 
  為什麼過去調控“屢調屢漲”,本輪調控卻能向既定目標步步推進?
 
  措施更有力——從“國十條”到“國八條”﹔從差別化信貸的經濟政策,到限購、限價的行政手段﹔從增加普通住房供應到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從全國統一的政策到地方的執行細則……根據市場變化,政策不斷出台,一次比一次更嚴厲、針對性更強。
 
  落實更到位——本輪調控將“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列為重中之重。今年初,中央要求各省在年初制定本地房價調控的明確、量化的目標,並向社會公布。如果目標沒有完成,要對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甚至問責。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這使調控效果的評估更加剛性化、有據可循。公眾的監督和中央政府的問責,無疑給地方政府套上了“緊箍咒”,必須動真格。
 
  決心更堅定——中央政府始終把調控成效視作對人民群眾的庄嚴承諾,視作黨和政府公信力的體現。每次房價出現反彈,黨和國家領導人、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及時站出來,強調堅持房地產調控方向不變、力度不鬆,即便犧牲一點經濟發展的速度,也要讓調控取得實效。
 
  決心給了老百姓信心。調控不放鬆,讓更多購房者相信效果會進一步顯現,選擇觀望等待,更理性地制定買房計劃。決心也給市場釋放了信號。房地產的暴利時代正在遠去,懂得順應市場和政策變化的企業,通過更積極的定價,更大力度的促銷,實施更穩妥的戰略,為房地產業“下半場”的競爭做准備。
 
  保障房是改善民生和經濟發展的最佳結合點
 
  這次調控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抑制投機與增加供給兩手抓,在對商品住宅市場進行限購、限貸等調控的同時,開工建設了規模龐大的保障性住房。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全國將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截至11月中旬,這一任務已經完成。目前各地已經開始著手制定明年的開工建設計劃,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共將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到“十二五”末,城鎮保障房覆蓋面將達到20%。
 
  “大規模的保障房建設,是改善民生和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最佳結合點。”陝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陽說,“保障房既是改善民生的利器,也給樓市調控增添了底氣,更是整個經濟發展的穩定器。”
 
  保障房建設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建保障房大大改善了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從今年起,公共租賃房成為保障房建設的主力軍,讓許多原本不屬於保障對象的中低收入家庭、新就業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也能納入保障范圍,解決階段性住房困難。
 
  經過這一年“一路綠燈”式的建設,未來保障房如何持續發展,成為建設者們開始更多關注的問題。如陝西省今年起與高校開展住房保障可持續發展的課題研究,並把保障房相關的政策、土地、資金、質量、分配、管理歸納為“六大模塊”,形成制度。同時,開展了全省范圍內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普查,並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先進的住房信息系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認為,在保障房建設實踐過程中,我國住房制度的頂層設計正從“零敲碎打”走向成熟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住房供應體系,正逐漸從藍圖變為現實。
 
  保障房不僅改善民生,也有助於穩定房價、穩定經濟。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認為,以公租房為主的保障房大量供應,能減緩購房需求在短期內集中爆發,緩和快速城市化階段住房市場的供求矛盾,有利於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保障房也將助推城市化發展,其釋放出的消費和投資潛力,直接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人們一直擔心,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房地產調控會影響上下游產業和相關就業。這種擔心不無道理,調控使房地產企業看淡后市,拿地、開工更為謹慎。從統計數據看,近幾個月商品房投資和新開工的確出現了下滑。
 
  “今年1000萬套保障房所需的1.3萬億元投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商品房投資的下滑,同時也能為建筑業等上下游產業提供大量就業崗位,保持經濟平穩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表示,人們在入住保障房時,進行簡單的裝修、購置家具家電等,也起到拉動內需的作用。
 
(責編: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