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網>>海外網>>要論

成思危:轉變發展方式應讓居民敢於消費

2012年10月31日09: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在莫大演講(廖偉徑攝)

中國經濟網莫斯科10月30日訊 (記者 廖偉徑)10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莫斯科大學副校長肖明的陪同下來到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文科三號樓,與中俄兩國年輕學子親切會面,並以《中國經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題向在場莫大師生發表了演講。

成思危用俄語從中國經濟的特點、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展望等三個方面,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作了全面、深刻的總結與分析。他認為,為了實現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今后十年內應當保持7%左右的年增長速度,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同時又要努力緩解環境和能源的制約,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談到如何轉變中國經濟發展方式時,成思危認為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三個“外轉內”:一是從外需引導轉向內需引導,要提高居民的購買力,讓他們有能力消費。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居民敢於消費。為居民提供優良的產品,讓他們願意消費﹔二是從外延增長轉向內涵增長,要通過加強管理、鼓勵創新等措施來挖掘內部潛力,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企業及國家的綜合競爭力,爭取更好的經濟效益﹔三是從外力驅動轉向內力驅動,企業要更多地依靠職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來推動創新,社會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努力來取得發展。為此必須加強職工的培訓,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的道德、文化、科技水平。他向在場的莫大師生介紹說,中國目前正在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一味追求GDP增長速度,不追求巨額貿易順差,而是追求平衡、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成思危還就中國人口政策、交通設施建設、中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現狀等問題回答了中俄學生的現場提問,一個多小時的演講與互動給在場的兩國學子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成思危用俄語朗誦了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的名作《我愛過您》,演講在莫大師生的熱烈掌聲中結束。

(責任編輯:張岩)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中國海軍東海演習中國海軍東海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