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網>>海外網>>要論

新華網:銀行為何要和催債公司“聯姻”

2012年10月31日10:26    來源:新華網    苑廣闊    字號:

苑廣闊

在29日舉行的2012年度南京市重點行業“向人民匯報”述職評議活動中,南京多家銀行公開承認與第三方催債公司合作向市民追債,這引起了市民的廣泛質疑。(10月30日中新網)

銀行的“坦誠”,無疑讓市民大吃一驚。畢竟銀行委托社會上的催債公司進行催債,一方面涉嫌泄露銀行客戶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另一方面,這些社會化的討債公司為了追討成功,往往會採用一些諸如騷擾、恐嚇甚至是暴力手段,嚴重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但銀行為什麼要委托催債公司為自己追討債務?它們為什麼不能通過法律手段追債?首先,催收債務沒啥技術含量,一般的催債公司甚至是個人都能干得了﹔其次,通過法律催債,雖然屬於“正道”,但因為欠債者太多,成本太高,周期太長,最主要的是,催收效果沒有保障,尤其是碰到一些“老賴”,根本無視法律判決,銀行又能怎麼辦?而委托催債公司追債,不但成本低,而且效果好。

從這個角度說,銀行委托催債公司追討債務,也有自己的無奈之處。如果整個社會能夠形成一種人人講誠信、守承諾的氛圍,減少欠債者的數量﹔如果法律能夠加大對欠債者的追討和處罰力度,讓多數人不敢隨意欠債,則銀行必然不會冒著被質疑甚至是違法的風險而舍棄法律渠道選擇催債公司。所以說,要避免銀行委托催債公司催收債務的治本之道,是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誠信風氣,誠信氛圍,同時還要對法律法規進一步的完善,加大對欠債者的追討和懲罰力度。

當然了,就銀行的不當追債來看,銀行自身也不是沒有責任。按照銀行自己的說法,目前銀行客戶欠債最多的,就是信用卡透支。之所以持有銀行信用卡的人成為銀行的主要欠債群體,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銀行在發行信用卡的時候不對客戶進行適當篩選,而是為了追求數量,為了完成任務採取了多多益善的營銷策略。結果就是很多“低收入高消費”的群體,也成了銀行的信用卡客戶,這部分人最后往往最容易成為信用卡透支但又無力還債的人。

因此,銀行在對自己委托的催債公司進行嚴格管理,避免暴力討債的同時,還應該在信用卡的發放方面多點風險意識,以免日后給自己“培養”出大批的債務人。

(責任編輯:張岩)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中國海軍東海演習中國海軍東海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