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網>>海外網>>要論

西安日報:玩新潮為何老拿京劇開涮?

2012年10月31日10:52    來源:《西安日報》        字號:

被譽為中國國粹的京劇,今年接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戲弄和糟蹋。

先是在第37屆國際比基尼小姐大賽上,參賽佳麗們穿著據說為“京劇元素”的比基尼進行性感妖嬈、忸怩作態的展示,引起巨大爭議。如果說“比基尼京劇”尚有幾塊遮羞布遮掩著,那麼某攝影家所拍的攝影作品“裸體京劇”則更出格了,照片中戴著京劇鳳冠的女模特們一絲不挂,忸怩作態,令人不齒。

“比基尼京劇”也好,“裸體京劇”也罷,都有兩個特征:一是迷戀於脫衣,把京劇的服飾、道具或去掉了,或變異了﹔二是動作、腔調,神態、神情大別於京劇,搔首弄姿地奪去別人的眼球。某攝影家的“裸體京劇”甚至被評論為“呻吟、恐怖、呆滯、木僵、虛無感、朽滅感、霉腐與墓穴”。歸納起來,核心的要點就是靠著出賣肉體在支撐。

我們所熟悉的京劇,在今天正這樣被“新藝術”異化和嘲弄著,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焦慮。

被冠為國粹的京劇,起源於中國古老戲劇秦腔、徽劇、昆曲及漢劇,形成於北京,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其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恢宏,實屬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藝術瑰寶,享譽海內外。

京劇是一門藝術,確實需要藝術的手法來表現。但是丟棄了京劇的服飾、道具,異變了京劇的動作、腔調、神態、神情,而把京劇的精髓抹殺了,這絕對不是京劇的藝術。

當然,京劇的未來在傳承,也確實需要增添新的活力。時代變化了,觀念變化了,京劇必然也應該立足於發展創新,在吸納保留其精髓的基礎上,煥發充滿活力的青春。賣弄風騷,出賣色相,這決不是京劇的出路,而是對京劇的糟蹋。另外,如果靠“比基尼京劇”、“裸體京劇”等手段,來宣傳或振興京劇那也是十分荒誕的想法。

可嘆的是,在糟蹋京劇的不僅是那幾個無知的中國人。中國京劇臉譜藝術是廣大戲曲愛好者非常喜愛的藝術門類,在國內外流行的范圍相當廣泛,已經被公認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標識之一。然而在萬聖節臨近之際,國外竟然有商家推出上世紀初西方人用以辱華的一些面具及服飾,公然在網絡上銷售,引起海外華人及少數族裔社區領袖的不滿。這一明顯帶有種族歧視與偏見的辱華舉動,告訴中國人要更加地珍視我們的國粹京劇,包括中華民族所有優秀的文化圖騰。

今年接連出現的“比基尼京劇”、“裸體京劇”鬧潮,其實質都是為名為利搞的商業炒作,但都對京劇藝術造成了傷害和丑化。盡管說丑化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本身就是丑化自己,但值得人們深思的是,現在一些人為何接連拿京劇“開涮”?是空虛?是無聊?是頹廢?還是……

(責任編輯:張岩)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中國海軍東海演習中國海軍東海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