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漢語

《現代漢語詞典》遭質疑 被指從根本上摧殘漢字

2012年11月07日15: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江楓    字號:

《現代漢語詞典》(下稱“現漢”)收錄外文詞語,當然違法,而且未發之處,非此一端,所違之法。亦非一宗,既違《文字法》,且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但是,不能孤立看待。這是百年來漢字拼音化與反拼音化斗爭的繼續。

一、傳播錯誤理論,為拼音化張目

以“文字”為例,1429頁釋作:記錄語言的符號。既不符合事實,也有悖於邏輯。記錄語言的符號,不都是文字,如速記符號,文字,又不都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從甲骨文的象形字,到近現代新創的會意字氕、氘、氚之類,都是顯然的明証,更不要說納西族的東巴情景字。

再如“詞”,據211頁釋義:是語言裡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則是把西方拼音文字語法觀念強加給漢語漢字。事實上,漢語漢字的最小單位是字,而不是詞。漢字之有字典,漢語成語之有字裡行間、字斟句酌、字正腔圓(1730-1731頁)之說,都可以為証。所有的詞都由字構成,而且均有理據。而強調詞不可分,再把成語混同於詞,已造成惡劣后果,致使我國語言學博導居然能把“有違初衷”當作“事與願違”使用。

“現漢”不惜歪曲“訓詁”。本義解釋古書文字,“現漢”卻說是“對古書字句做解釋。”增一“句”字就模糊了“字”為文本的獨立價值,並稱“訓詁學”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就是顛倒歷史了。

更荒唐的是:87頁稱,表意文字,是“用符號來表示詞或詞素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和我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等”。似乎,其他如殷商以后、周秦以來的漢字,都不表意!87頁“表音文字:用字母來表示語音的文字”。似乎,表音就不表意。但是,不表意,便不是文字!所有的拼音文字,拼寫成字都不為表音,而一定是也隻能是,為了表意!

二、越來越多的音譯詞

1997年“修訂本”還沒有敢收“派對”,第5版就收了,第5版還沒有收的“嘉年華”,卻成了第6版的規范漢語。如果《康熙字典》之后,都採取這種方針,中國字書就很可能充斥著:淡巴菰、普列璽天德、德律風,等等,說不定還會有“米希米系”、“巴格雅魯”……。辭書,不是語言的被動記錄,還有規范的職責,所以,以往,有了“煙草”便不收“淡巴菰”,有了“電話”就不收“德律風”……而“現漢”,有了“聚會”,“三點式泳裝”,“狂歡節”,還偏要收“派對”、“比基尼”,“嘉年華”……

收詞,貌似隨意,卻完全蓄意。

三、從根本上摧殘漢字

漢字優越在於經濟有效、構造均有理據。廣收音譯詞,就會形成沖擊。再以“嘉年華”為例,“現漢”收錄之前carnival 早有恰當譯名,“狂歡節”,其他轉義皆由此衍生。Carnival眾多釋義之一,是“狂歡節,嘉年華會”。“嘉年華會”,是音義兼顧的漢譯。嘉年華合在一起,當為:美好歲月。而會,可理解為聚會、廟會。而把“嘉年華”當作一個規范詞,三個字便失去其本義而變成為錄音符號。長此以往,當漢字全都蛻化成“記錄語言的符號”,拼音化就水到渠成了。既然漢字都是錄音符號,何必費事寫成方塊,干脆,不如都用ABC!

四、方言充作普通話

“現漢”自稱“以推廣普通話、促進漢語規范化為宗旨”,實際上是推廣北京土話,並且混淆了語和文的區別。再以“比基尼”為例,“修訂本”、“第5版”和“第6版”的釋義幾乎完全相同,都把別種辭書所稱“短褲”改成“褲衩”,唯獨“第6版”,把先前兩版的“褲衩”改寫成“褲衩兒”。再如“煤核兒”之標注為“meihur煤胡兒”,等等。這種以編寫者自家方言為規范讀音的做法,已引起個別不同方言如粵語使用者的反感,造成了我國民族內部的語言紛爭與地方族群之間的不和,也難成普通。

五、釋等於不釋,以訛傳訛

如“法西斯主義”,“一種最反動最野蠻的獨裁制度和思想體系。”而“納粹”,“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是以希特勒為頭子的最反動的法西斯主義政黨。”那麼,兩相比較,誰更“最”?把簡稱“國社黨”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改稱“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是缺乏歷史常識,但作為出版物,卻又是在傳播錯訛知識。

還有一種以訛傳訛,如“惱羞成怒”,據“現漢”說,是“由於羞愧和惱恨而發怒”,而“惱”,就是“怒”,這就等於說,“由於羞愧惱怒而惱怒”。顯然,這是成語“老羞成怒”的訛傳。

最嚴重的是,自我殖民地化,

“現漢”自稱:“遵循促進現代漢語規范化的一貫宗旨,……。”但是,翻閱過幾個版本,就不難明白,其一貫宗旨,就是要把方塊漢字穩穩當當送進歷史博物館,同時,以逐步蠶食的方式用越來越多的錄音符號排擠自有理據的漢字詞語。如上所述,造字構詞自有理據因而好學好記的漢字詞語,將逐漸蛻變成外國人好認好記而中國人必須死記硬背的錄音符號排列組合。

所謂“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在“修訂本”中,一開始隻有39條。第5版便擴充4.5倍,有182條﹔第6版,收詞就達到了239條。看來,所謂“字母開頭”不過是個幌子,其目的,並不在用。難道真有人會到“現漢”去查WC,去查TNT?

1752頁上的ED,本來,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語義,之一是erectiledysfunction “現漢”的釋義卻隻選用一條:“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廢話,兩字就夠:陽痿。有人說PM2.5不可譯。但是,除非中國沒有,隻要有,就可譯!何況PM並非新詞,我譯:“微粒2.5”或“浮塵2.5”。我還敢說:絕對正確!但是,“現漢”在1754頁上卻用廢話給它寫了4行釋義。

還有什麼外語是不可收的?為“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在“現漢”中開辟一塊不斷膨脹的殖民地,隻有象征意義,象征方塊漢字正被逐漸閹割,拼音化的腳步正日甚一日向前推移。同時,也暴露出現漢編撰者所追求的目標、所塑造的規范:漢字的拉丁化,拉丁化的漢字。

據江藍生詭辯:“文字法沒禁止使用字母詞,還說了需使用時,用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注釋,《現漢》就是貫徹規定,用規范的文字給字母詞做解釋。”請問,是誰需要?再請問,那些外語詞和釋義,全都是“注釋”?請讀“現漢”1704頁:【注釋】【動】注解:注解古籍,【名】注解:難懂的字,都有注解。同頁【注解】用文字來解釋字句﹔解釋字句的文字。前副院長啊前副院長,“現漢”是在為誰作注?何況,私收HSK,PCS,WSK之類不中不外的符號可也是明令禁止的啊!”

有人說漢語本不純潔,捍衛從何談起!是不懂語言的純潔是個動態概念。不得不用德律風時,漢語的純潔性受到沖擊,到以電話稱之,受損的純潔便得到彌補。捍衛,是個動態的過程。維護漢字的純潔,便是維護漢字作為造字構詞皆有理據、以形表意方塊字的固有特性。 (來源:文學報)

(責任編輯:孟穎)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衛星拍攝美國桑迪衛星拍攝美國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