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國內>>時政

八旬老人收藏小人書 最早1976年出版

2012年11月07日10:44    來源:《齊魯晚報》        字號:
摘要:您還記得看“小人書”的樂趣嗎?您看過兩毛錢一本的“小人書”嗎?今年82歲的任鈐珍藏了四五百本“小人書”。

您還記得看“小人書”的樂趣嗎?您看過兩毛錢一本的“小人書”嗎?今年82歲的任鈐珍藏了四五百本“小人書”。

在共青團路上的電子局宿舍,二單元二樓東戶,任鈐家的書房,書櫥下面放得最多的就是“小人書”,滿滿的一櫃子,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十本捆成一捆,編好序號,摞起來有一米多高。一套全集《三國演義》就有48本,而《東周列國》也有50多本。《巴黎聖母院》、《復活》、《追捕》、《牛虻》等世界名著是任鈐的最愛。這些小人書的出版時間大部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每本的價格隻有兩毛六分錢。其中最早的是1976年出版的《沉默的女兒》,一毛三分錢,紙面都泛黃了,但保存的完好無損。

“我們年輕時哪有娛樂活動,最多就是看看電影。”回憶起年輕時的歲月,老人家感慨地說,當時公社裡放電影,他基本上每場都看。當時流行的電影,書店裡都會賣相應的“小人書”,拿在手掌裡的小書,在那個時代特別流行。一晃四五十年過去了,現在新華書店裡也很少賣“小人書”了。在任老看來,當時看“小人書”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書的內容也多是文學作品,尤其是裡面的插圖,深深地吸引著他。

最近幾年,任老有點眼花,看“小人書”上的字有些費勁,才把這些“小人書”收藏起來,平時看的書也是正常的“大書”了,但仍擋不住他對“小人書”的喜歡。到花鳥魚市場逛時,看到有破舊的“小人書”就會買回家。“人不能間斷學習,得善於接受新事物,這樣才能更快樂”。八十多歲的任老思維敏捷,說話連貫流暢,現在每天仍然堅持打乒乓球,彈琴,看書讀報。

(責任編輯:王昕)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衛星拍攝美國桑迪衛星拍攝美國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