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

“領証”新時代:一天就有2668對新人登記 

2012年11月12日08:2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賬本故事

如果人們在暮年之時細數人生中的幾大重要時刻,結婚登記的日子一定位列其中。十年前,當京城的准新人們還在忙著為“領証”開具各種証明時,或許並不曾想到,十年之后,走進婚登室的甜蜜新人已不需要身份証、戶口本之外的其他証件。

從2001年到西城婚登處工作至今,黃小東既是婚姻登記員,也是結婚登記數量的統計者,對比舊日“婚登賬本”和今日電腦統計表格中的一組組數據他發現,西城區婚姻登記處的結婚登記量節節攀升,新人們的登記過程也越來越浪漫,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

早晨9點,身著情侶裝的小雨和程浩手挽著手走進了西城區婚姻登記處,小雨手捧99朵玫瑰,成了婚姻登記員黃小東當天服務的第一位准新娘,也成了西城婚登處在2012年服務的第11502對新人。

新現象

首個“好日子”登記到晚上11點

“結婚,現在完全是新人們個人的事情了。”談及從事婚姻登記工作10年多時間裡的變化,黃小東口中最大的變革就是,結婚登記經歷了從需要新人雙方所在單位或街道出具相關証明到取消証明的過程,這一轉變源於2003年10月1日新版《婚姻登記條例》的實行,也帶來了近幾年結婚登記量的快速增長。

翻開黃小東記錄過的婚登舊賬本,2006年12月18日當天的登記數量“492”被紅筆圈了起來,這個數字在前后每天約60對左右的登記量之中格外顯眼。黃小東回憶,以前,大家心裡很少有“在好日子領証”的概念,工作人員也沒有應對高峰的意識,可由於2006年12月18日匯集了年份、陽歷、陰歷上的所有“好數字”,這一天也成了婚登處工作人員們最忙的一天。“我們誰都沒有料想到會有那麼多人,直到下午5點下班時,樓道裡還是擠滿了等候登記的新人們,情急之中,我們決定延時工作,保証所有新人如願登記,我記得很清楚,最后一對新人完成登記,我看了一眼手表,那已是晚上11點。”黃小東說,就是那一天,創下了歷史上西城區單日結婚登記量的最高紀錄,也成了大多數北京婚登工作者們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天。

從此以后,婚登日歷上的好日子不斷出現,單日登記量的最高紀錄也一次次被刷新。這其中,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的開幕日也成了新人領証最紅火的日子。“大家從8日零點開始登記,一直工作到晚上7點多,我的一個同事家住在德勝門附近,那天晚上她就是腳下邁著腳步、頭上頂著奧運會開幕式的腳印禮花回家的,與眾不同地看了一場現場版奧運開幕式”,黃小東笑著說。

新內容

頒証儀式說出“愛的誓言”

將最后一個印章蓋下后,黃小東把兩本紅色結婚証交到了小雨和程浩手中,小雨則把早已准備好的精美糖盒送到了黃小東手中。黃小東順手拉開了一個儲物抽屜,向記者展示了各式各樣精美的結婚糖盒。“這些糖盒都是新人們在領証時留給我們做紀念的,真的是越來越精美了,有水晶材質做的,有金屬做的,有造型是中國式服裝的,還有穿婚紗、禮服的新娘新郎造型的,10年前可沒有這麼多種類”,黃小東說。

從2011年12月1日起,黃小東在婚姻登記情況的統計中添加了一欄新內容——“頒証儀式人數”。因為從那一天起,北京市民政局新發布的《北京市結婚登記頒証服務暫行規范》正式實施,新人在京結婚登記時可自願享受宣讀結婚誓詞、互換信物、感恩父母、全家合影等全市婚姻登記機關提供的免費現場頒証服務。黃小東說,那一天,西城區婚登處特意為20對新人舉辦了一場集體頒証的小儀式,整個儀式十分庄嚴溫馨,新人們也感覺既神奇又神聖。

在10年時間裡,黃小東接待過的新人有60后、70后、也有80后,而在他眼中,80后是最浪漫、最豐富多彩的。“從結婚証上的照片就可以看得出來”,黃小東說,結婚証上的照片屬於証件照,照相姿勢和風格都比較統一嚴肅,這幾年,越來越多機靈的80后總會在傳統的格式內進行一些創新,有的是穿了海魂衫,有的是帶著一些特殊的表情,這些別致的結婚照讓工作人員也覺得很有意思。

新人群

外地新人“親友團”陣容強大

前幾年,如果黃小東遇到有非京籍的新人,他都會在“婚登賬本”上進行特殊的標記和統計,現在則不會了,一方面是由於數據記錄已經全都實現了電子化,相關表格會自動統計人群情況,另一方面也因為“外來人口嫁給北京小伙子或是娶了北京姑娘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越來越多的非京籍新市民在北京登記結婚成了近幾年婚姻登記室出現的又一個新變化。

在黃小東的記憶中,2009年秋天的一個上午,西城婚登處曾經來過一個特別的外地新娘。“那天的情形很有意思,當按照順序輪到那對新人進行登記時,我的面前一下子來了8個人,那可是我第一次遇到這麼強大的登記陣容。”黃小東說,了解之后才知道原來這對新人中小伙子是北京人,姑娘是山東人,也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姑娘的父母覺得女兒登記結婚是件人生大事,就特意和姑娘的舅舅、舅媽4個人組成親友團來到北京見証這一刻,男孩的父母得知這一消息后也特意趕來和親家見面。黃小東回憶,從復印相關証件到在結婚証上貼照片、機打個人信息,再到最后頒証,姑娘的父親把兩人登記的全過程都用攝像機記錄了下來,“看得出,姑娘的父母對於遠嫁的女兒是有些不舍的”。

記賬人語

獨生子女婚姻更是兩個家庭的融合

因為從事婚姻登記的工作,所以從職業到生活,對婚姻家庭的認識也就多了一個角度,可能也會深入一些。現在,年輕人結婚,特別是兩個獨生子女的結合,已經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了,獨生子女在家裡有著特殊的角色,他們的一段婚姻事實上是代表了兩個家庭。因此,年輕的小伙子和姑娘們在決定“領証”的那一天,就應該珍惜這段婚姻,也應該承擔這段婚姻本有的責任,維系好兩個家庭之間的紐帶,當生活遇到波動時,理解包容對方,多反思一下自己,兩個人永遠像走進結婚登記室一樣,手挽著手經歷婚姻中的酸甜苦辣。——北京市西城區婚姻登記處登記員黃小東

賬本評說

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紫薇

這十年間,婚姻登記的法律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取消了原來需要新人單位、所在鄉鎮、村、居委會出具証明的環節,也取消了對新人的強制婚檢,充分體現了婚姻自由。同時,婚姻登記的信息化建設也在飛速發展,2004年北京市實現了全面在線登記,今年又進而實現了婚姻登記信息全國聯網,既提高了婚登服務的效率,也保証了婚姻信息的即時性和准確性。為了讓新人們享受更為人性化的婚登服務,北京市還推出了婚登網上預約和婚登處周六辦公等舉措。除了婚登制度和服務的不斷進步,新人們則應該更加注重婚姻的質量,有意識地學習“經營婚姻”的知識,承擔起婚姻和家庭中的責任,讓社會中最小的細胞——家庭,發揮出最和諧的力量。 (記者 蘭潔)

(責任編輯:劉瑋鴻)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環球媒體聚焦中國環球媒體聚焦中國
  • 黨會十八大開幕 黨會十八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