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留學>>海歸動態

沈城“海歸”就業調查 為啥要與本科生搶飯碗【4】

2012年11月20日0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摘要:從澳洲回國的王馨平經過3年的學習,取得了專業會計專業以及MBA的碩士學位,雙學位的“光環”使他對回國就業充滿信心,但是回國已經8個月的他不但沒有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甚至差距甚遠,他已經由“海歸”變成了“海待”。

【調查視點】

“海歸”薪酬3000元向本科生看齊

去年夏天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張佳佳在家做了一年的“海待”之后終於忍不住了,前不久找到一家企業做翻譯方面的工作,月薪3200元。“在日本留學這麼多年,回來還沒有沒出國的同學掙得多,都不用說多掙錢了,就連出國這幾年家裡給我拿的幾十萬元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掙回來。”張佳佳說,“這留學留得也太不值了。”

像張佳佳遇到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少數,今年年初,啟德教育國際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11年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在7000多名海歸受訪者中,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58%受訪者的工作職位是普通員工,超過四成月薪不足5000元,隻有15%的海歸收入超萬元。

目前,海歸的起薪在3000元左右,這個薪酬預期與中國一般大學應屆畢業生相差無幾。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從此之后就沒有去海外留學的必要了?“這個說法是片面的!”孟慶偉對此說法給與否定。他認為,留學生既然在國外讀了,就勢必有他們獨有的優勢,就肯定會把國外的先進理念帶到企業中去。也許這種優勢短時間體現不出來,但是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夠給予他們施展的平台,留學生就會發揮自己的能量。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留學生數量相對過剩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

另據教育部數據顯示,估計“十二五”期間,留學回國新增人員將達到50萬人以上,這也預示著海歸的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劇。海歸們在“僧多粥少”的形勢下就業壓力加劇,薪酬預期不容樂觀。“今后將有更多的海歸擠進國內的就業群體,薪資預期越高越不容易找到工作,因此願意將月薪標准降低的海歸也會越來越多。雖然從總體上說就業人群的薪資水平應該會逐漸上升,但一些不具備很強競爭力的海歸一時間找不到理想工作,難免會進一步降低自己的月薪預期值,所以不排除會有比此次調查顯示的3000元更低薪資預期的可能性。”孟慶偉表示。

【就業單位】

學機械、制藥等專業較好找工作

據相關數據統計,留學生回國后有近1/3的人去了大學或者其他科研機構。就業相對集中在生物工程、新醫藥、制造業、新能源和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等行業。

“學制藥、機械、物理等自然科學的‘海歸’相對容易找到工作的原因是他們所學的是操作性較高的專業,這些專業包含了很多國外的先進技術。而像MBA、EMBA、心理學等社會科學專業短時間內找不到工作是因為,這些專業的理論性較強,並且這些專業在中國的學校也都有。”孟慶偉說。

但據了解,多數留學生在國外求學的時候還是會選擇MBA、EMBA等這樣的學科來深造,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個就業的尷尬境地。而且,他們在實際應用上不及中國本土的學生更“接地氣”。因此如果有出國留學並想回國就業想法的人,要以自己所學專業在國內是否有市場為重要導向。

“一般女生留學選擇商科的比較多,像會計、金融等專業都是比較熱門的專業。在國內學習英語等純文科的學生一般為了將來好就業,我們還會建議他們在出國后轉專業,一般轉為會計或者酒店管理等專業。而學理工科的學生相對來說回國后比較好就業,就會繼續建議他們學習本專業。”王晶晶說。

雖然“海歸”變“海待”的事實已經被人們所知曉,然而這絲毫沒有減少學生出國留學的熱情。國內的學生仍舊迎著“海歸貶值”潮逆流而上,爭相報考國外知名學府。

“‘洋文憑’是金字招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現在更看中的不是兜裡有幾張紙,而是手下有多少活。有能力、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我們的用人標准。”沈陽渾南一家電子信息技術企業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王棟)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珠海航展精彩匯編珠海航展精彩匯編
  • 澳出現罕見水龍卷澳出現罕見水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