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上海拿什么吸引和留住人才

2012年10月24日15:4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灵活优惠的政策、事业环境、特定的生活待遇、“安居”工程,城市软环境的改善让上海突破了引得来、留不住的难题。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地 对高科技领军人才、创 业 人才 的争夺,可谓步步升级:北京提出了“十二大重点工程”打造世界一流人才之都、北京CBD国际人才港,广州实施“四高战略”、筑建“国际人才港”,浙江针对归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出“红卡”居住证制度。

作为经济社会元素最活跃的上海市,强势 推出了“人才强市”等诸多外引内联战略。上海市外国专家局根 据这一要求,与市其他部门实施了“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浦江人才计划”、“诺奖大师论坛”、上海“千人计划”等。上海正在瞄准世界前沿,推进人才国际化,最终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人才指标“上海版”比“国家版”还多出5项

与“国家版”相比,上海的“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还多出5项,包括“知识型服务业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在沪常住的外国专家数”、“国内专利授予量”。这5项指标反映了上海特色,尤其体现上海人才结构战略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

上海“千人计划”提出了“三个坚持”的指导方针。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按照“突出重点、以用为本、特事特办、统筹实施”的原则,加大上海“千人计划”推进力度;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大力引进、培育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坚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人才,营造创新伟大、创业崇高的良好环境,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十 一五”以来,上海累计聘请各 类 外国专家近45万人次,外国专家来上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每年来沪工作的外国专家为8.1万余人,占全国的1/6。

因此,上海市被外国专家们评为十大“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

目前在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达9.5万余人,为全国之首;获得博士学位的约占24.7%,主要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留学人员中有两院院士113名,占全市两院院士的65%以上;上海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07人次,92%为留学人员;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25人,评选出上海市“千人计划”160人。

用事业环境留住人才

“人才的吸引,给钱给房,当然重要,但关键在于事业环境。事业环境好,则不仅能够吸引高端人才,还能把一般的人力资源变为高端人才。”

所谓事业环境,就是确保人才来上海后有平台、能增值。为此,在优化创新环境方面,上海市在管理上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在创业上积极探索科技融资,以及通过孵化器、加速器为创业人才助力。迄今,上海留学人员创业园有嘉定、漕河泾、张江、松江、虹桥等多个园区基地。各园区基地的定位和特色也进一步确立和显现。其中上海市留学人员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形成人才与科技联合,采用国际企业孵化的机制,为留学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特殊的环境和条件。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4300家,总投资额约6亿美元。上海留学人员企业群体,已开始成为上海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增长点。

给予特定生活待遇

为了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加大引进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上海正在启动实施地方“千人计划”。据了解,上海“千人计划”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重点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需求,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为了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在上海“千人计划”上围绕居留和出入境、落户、社会保险、住房、通关、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将给入选者提供更加完善的特定生活待遇;围绕资助、税收、薪酬等方面,构建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上海“千人计划”也同样适用于本土人才,对符合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标准条件的先期回沪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在沪其他高层次人才,经用人单位申请、主管部门推荐、有关认定评估等程序,纳入上海“千人计划”,授予“上海特聘专家”称号。

为此,上海有关部门已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投资者7项出入境便利措施”,延长外籍人才申请在沪的居留许可时间。这些措施包括:获得上海市“荣誉市民”、“白玉兰荣誉奖”或“白玉兰纪念奖”的外籍人员,可申请5年居留许可。省(市)级外籍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知名人士,可申请3~5年居留许可。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重点高等院校聘用的外籍学术、科研带头人以及副高职称以上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可申请3~5年居留许可。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的外籍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可申请3~5年居留许可。跨国公司上海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投资性公司的外籍法定代表人,以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研人员,可申请3~5年居留许可。注册资金在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企业的外籍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可申请3~5年居留许可。

用“安居”工程留住人才

上海将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多渠道解决各类人才阶段性居住需求,推出高端人才住房资助计划;在产业集聚区、高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大学园区,集中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多渠道建设和筹措公共租赁住房等。如上海在杨浦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区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营造出更为良好的综合环境,加快高层次人才的集聚。

据杨浦区相关负责人说,杨浦是上海的知识创新区,是人才集聚之地。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人才“安居”,要全面互动,以此推动城区发展的转型。据了解,新江湾城是杨浦积极打造的国际化知识型、生态型区域,其周边集聚着复旦、同济等诸多学府,高层次人才住房需求突出。此次杨浦在新江湾城配套建设2.79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以此解决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这一项目将建设一批住房,安排给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上海“千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上海引进的产业领军人才、从海内外引进的其他高层次专业人才、重点企业和民营领军企业、重点扶持的高科技成长性企业或区域单位引进的急需人才。

如今,上海又按照“一口受理、快速便捷、高效优质”的原则,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多个部门的资源,先后成立了“千人计划”生活服务、科技事业服务两个专窗,建立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绿色通道。城市 软环 境的改善让 上海在全国率先突破了人才引得来、却留不住的难题。

举办招聘会开明渠堵暗道

针对一些单位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难的情况,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连续3年每年都举办1次外国文教专家专场招聘会。上海市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纷纷推出需求岗位,吸引了北京、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的数百名外国专家踊跃参会,双方你挑我选,最后满意成交,而且人才交流会规模在逐年扩大。如由首届具有聘用外国文教专家资质的教育机构30家推出需求岗位200多个,到2011年的57家800个。通过举办招聘会,开明渠、堵暗道,进一步规范本市外国文教专家市场,同时加强对各类聘用单位的监管,成为上海人才国际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品牌。

“我来中国很多年了,现在我做商业咨询方面的工作,去帮助想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人。我现在正寻找与金融相关的职位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来自澳大利亚的Peter在2011年外籍人才招聘会上寻找机会。金融危机后,在外国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多的外籍人才转而关注中国巨大的人才市场。

有用人单位说,现在找个外籍专家不像以前那么难了,人才招聘会给了用人单位一个溜溜地挑的机会。这样的招聘会给雇用双方搭建了良好的正规、可靠、顺畅的平台,对培育国际人才交流渠道,提高对外籍人才的服务水平起到很好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栋)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