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低起薪”是开始还是结束?——海归低薪原因探究【3】

2012年10月25日09:24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铆足力气再出发

张宇钊

和自己赛跑

去年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钟先生表示:“我挺迷茫的,当初出去的时候是砸锅卖铁,学了一身知识,想要有个好前途,没想到回来月薪还不到3000元,在厦门生活都有困难。”钟先生的困惑只是低起薪海归中的一个。面对高额的留学成本与归国后起薪偏低的反差,某留学中介机构的马先生表示:“出国留学并不意味着回国后待遇就一定比没有留学的学生好,而是在于谁创造的价值高。海归眼光要放长远,心态要放平,对自己要有信心。因为,出国留学收获的东西对自己一辈子都有益。只要在同自己赛跑时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海归在学成归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工资比当初毕业后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学生的要低。“这个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你回国以后刚刚开始工作,用人单位不知道怎么评估你的水平,所以工资可能不合理。对于海归而言,重要的是你的就业增长曲线是不是比本土的学生攀升得快。如果攀升的速度比别人快,那么胜出只是时间问题。”马先生表示。

转“逆”为“正”

逆向文化冲击,主要是指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环境的不熟悉、误读等现象。

刚进入职场的海归在面对逆文化冲击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西方的交际方式带入中国企业,从而陷入被误解甚至被批判的尴尬处境。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陈先生说:“很多海归的价值观和做事方法、待人接物的方式,都过于理想化,他们甚至无法妥善处理中国式的‘人情’,只是在上下级关系中一味套用西方职场惯例行事。因此,我们在招募海归时,非但不期望海归能带来什么国际化的东西,反而要在他们与团队磨合上消耗大量的精力成本。”

马先生也说:“现在国内人才济济,很多人能力不比海归弱,他们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团队伙伴。海归只有与环境融为一体,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

兑现对公司的承诺

目前求职的海归中存在着一种现象,“有些海归求职时表现出一副‘只求积累经验,不求回报’的谦虚态度。但是,一旦真正被录用,他们往往就会流露出身为海归的优越感,不时抱怨同事关系及薪酬待遇”。 一家外贸公司的人事主管王女士说,“比如,有很多海归回来后都很喜欢说‘国外如何,怎么中国就这样了’、‘我在国外的时候怎么样’,这样很容易让人认为你不满于现在,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更严重的甚至会给企业文化带来负面效应。”

也有很多求职的海归在薪资要求、工作期望上表露出“妥协”,把符合兴趣和学到知识作为职业选择的标杆。但是,陈先生表示:“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在许多企业,很多岗位都是‘重复劳动’或纯粹流程性、体力性的工作。海归刚入职的时候,都说能坚持,但没过多久就会以与其职业规划相冲突为借口辞职,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海归的前后变脸,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成了众多本土企业不肯轻易录用海归的重要缘由。对于很多已经入职的海归,马先生建议说:“你需要先把不那么完美的工作做起来,哪怕是一个性质和收入都不满意的工作。你在国外留过学,应该比其他人更知道什么是职业精神。如果你能把不那么喜欢的工作做好,肯定会有人在下一步赏识你。” 

(责任编辑:王栋)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