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书画

中国水墨肖像画对话西方

2012年11月02日08:1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摘要:中法文化艺术沙龙30日晚在巴黎卢浮宫隆重开幕,400多位中法艺术界人士出席。当晚的重头戏是中国著名画家梁岩的画展,画家用“中国水墨肖像画和西方对话”,希望能产生艺术共鸣。
新华网巴黎10月30日专电通讯:中国水墨肖像画对话西方
新华社记者唐霁
中法文化艺术沙龙30日晚在巴黎卢浮宫隆重开幕,400多位中法艺术界人士出席。当晚的重头戏是中国著名画家梁岩的画展,画家用“中国水墨肖像画和西方对话”,希望能产生艺术共鸣。
梁岩此次有75幅作品展出,包括《远古的呼唤》《岁月》《乡情》《圣土》以及北京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参展作品《衣食父母》等力作,其中60多幅是他3年来的新作。
无论是饱经沧桑的农民、淳朴的藏民,还是妩媚的少女,梁岩画笔下的人物都是栩栩如生。洒脱的笔墨和流畅的线条,对人物神情的细致表现,莫不使人受到巨大的感染。观看画展的法国人排起长队请画家签名,表达他们对画作的喜爱。
法国巴比松市市长贝杜埃勒在画前长久地驻足观看。他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些人物肖像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物眼神传递的是经历和经验,画中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带给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
贝杜埃勒说,巴比松市是19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诞生地,此画派聚焦自然中的人物,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贝杜埃勒认为,他在梁岩绘画中看到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这和巴比松画家们颇为相似,即描绘的都是最真实的生活。
梁岩介绍说,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为基础,而色彩、人物的结构等方面是西方绘画的长处。他的人物画在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素描的方法,以造型传神,加强了中国画的厚度和分量。
“这次来巴黎办画展的目的之一就是向西方观众展示,中国画家如何在受西方绘画的影响下,完善和丰富自己的传统绘画,把中国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梁岩说。
梁岩的作品以写实为主,表现的是现实当中的人,包括农民、矿工等。谈到和巴比松画派一些画家的相似之处,他说:“我的作品表现的就是我所熟悉的人物,而巴比松画派如米勒等画家也是表现他们所熟悉的农民、田野、农庄,所以有很多共同点。”
“画法不同,这很自然,因为我们是东方的,他们是西方的。但是我们表现生活,这应该是一致的,”梁岩说。
本次中法文化艺术沙龙由中国文化部、法国国家美术协会主办,法国巴比松市政府、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米勒博物馆等协办。活动将持续至11月2日,主要内容包括梁岩水墨肖像画展、罗虹油画作品展、有中国“民营电影之父”之称的董平的电影传奇展,以及中法其他十余位画家的作品联展。
在卢浮宫卡鲁塞勒展厅举行的开幕式上,法国巴比松市政府向画家梁岩颁发了荣誉市民奖章,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向画家罗虹颁发了荣誉市民奖章。
(责任编辑:朱晔)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视频 >

  • 海外网宣传片海外网宣传片
  • 大型文献纪录片大型文献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