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多想想讓人如何愛旅游

張廣瑞 

2012年05月19日10:4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旅游日”這個被圈定的日子,雖然有一定的專業性,但主要是針對普通大眾的,它與“愛眼日”、“愛牙日”、“高血壓日”等有共性,也有一定的區別。實際上,從設立這個“日”的醞釀到確定的過程中,社會上對它就有著許多不同的期待,時至今日,恐怕仍然沒有得到統一的認識。政府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公民旅游意識,因為到現在,大眾旅游已經成為主流,滿足百姓的旅游需求是政府的責任,通過“旅游日”的各種活動,在全社會營造關注旅游、參與旅游、支持旅游、推動旅游的良好氛圍。而作為地方旅游部門或旅游相關行業,考慮更多的是營銷宣傳,鼓勵大家去旅游,去花錢。但普通百姓想的最好是放假,多一個玩的日子,否則即使有諸多“優惠”,也只是“看起來很美麗”的傳說。恐怕還有人把它當作“緬懷徐霞客日”,希望給這個“日”有更多的功能。如此看來,對這個日子的期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實際上,中國旅游日和許多其它“日”一樣,更多的是理念的傳播,提高社會對旅游和旅游發展的正確認識,絕不可太功利化,把設立“中國旅游日”的目的直白地說成是“拉動內需”,把重點放到在這一天“做好事”上,隻讓大家“高興一天”。筆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對景區漲價問題再度做出強烈反應,各類文章見諸媒體。這些年的實踐揭示了這樣一種尷尬:一方面,具有明顯官方背景的景區是強勢一方,“充分、合適”的理由總是可以找得到的,漲價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普通民眾雖然有一百個不願意,可通過博客發泄沖冠的怒氣,但最后隻能忍痛買路,因為旅游消費需求被刺激起來,欲罷不能。在這個博弈中,普通百姓難得有什麼優勢可發揮,頂多是自己放棄選擇。因為在中國這樣巨大的市場需求下,一些人的放棄是不會影響大局的,這一點強勢一方非常清楚。如此說來,如果“公益惠民”僅僅體現在“中國旅游日”這一天,“降價”、“笑臉”隻在這一天出現,而這一天又不是假期,大多數人不能享受,那麼這個“健康生活,歡樂旅游”的主題又如何可以得到真正的體現呢?

“中國旅游日”這一天,無論是政府、行業還是百姓,都要認真思考一下旅游這件事,在未來的日子裡,如何使自己、使別人、使整個社會真正能夠“愛”旅游,“樂”旅游,而不是局限在這一天。實際上是,一天“旅游日”,收益是一年。果真如此,那才是設立這個“中國旅游日”的意義所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5月19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