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你幸福吗”老话题忽变炙手可热 黄金周里看幸福【3】

2012年10月12日11:24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C

政府如何提升公共幸福?

政府要用执政能力落实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构成幸福的点点滴滴,让虚的幸福感成为实的好生活。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这首歌曲,在上世纪80年代曾传唱一时。

“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应如何寻找?

在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眼中,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幸福的结构直接对应。“我把幸福分为个人幸福和公共幸福。怎样才能幸福,这是每个人以及政府需要回答的问题。”张孝德说。

个人幸福与每个个体的心态、感知和行动有关。“就个人幸福层面来说,即使在同样环境中的个体也会因为教育背景、性格、心态等个体差异对幸福有不同的感知。”张孝德说。

记者的采访对象当中,作家说有信仰是幸福,打工者说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最大幸福,企业家说实现个人价值是最大幸福……即使幸福观不同,但是大多数人对怎样才能幸福有着一些基本的共识:知足常乐、积极努力地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在于心态,更在于每个人的行动。”有网友表示,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幸福的实现其实就在自己的行动里。

唐钧也表示,“调整心态,去适应社会,寻找正能量”,这些都是个人寻找幸福时应该做的事。

而从公共幸福层面来看,“公共幸福是老百姓享受公共产品得到的幸福,政府是这种幸福的最主要创造者”。张孝德说。

“为什么如今对幸福的讨论热度空前?”在张孝德看来,部分人的幸福感降低了是原因之一,“降低很大一个原因是大家的幸福需求在提升。” 张孝德认为,从没有战乱到吃饱穿暖到如今重视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环境,政府的执政能力应该赶上老百姓幸福观的升级。

张孝德参与了多项有关“中国幸福城市”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多的调查者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平的社会环境、全面的医疗保障等视为幸福的条件。”在张孝德看来,“老百姓对环境、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是经济社会转型的信号和标志。政府更应转变执政理念,抛弃GDP主义等旧有发展思维,将以人为本、提升老百姓幸福感作为发展导向。”

在这方面,转变已经可以看到。

(责任编辑:夏丽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