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全力推動轉型升級 跨越發展

2012年09月21日16:56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近年來,江蘇泗陽經濟開發區圍繞“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目標,咬定目標、真抓實干,全力推動開發區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努力建設成為產業集聚區、轉型先導區、東部新城區。
 
一、以思想大解放推動開發區提檔升級發展。
 
1 是全力打造一流機制。按照“小機構、大服務”和“精簡、高效”工作要求,對現行機構職能進行重新梳理、優化組合,保証各項工作有序運轉、高效運行。
 
2 是精心錘煉一流團隊。圍繞培養一支具有世界眼光、現代意識、素質全面、引領潮流的“特質”干部隊伍,組織開展每周一學、每月一講、每季一評活動,全面提升全區工作人員理念思維、業務知識以及服務能力。
 
3 是全面構筑自主創新體系。重點支持慶豐新能源、新創雄鋁業等企業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支持勇仕照明創建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培育5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成長型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的傳統企業,確保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例不低於3%。
 
二、以突破大項目推動提檔升級發展。
 
1 是立足主體招商。緊緊圍繞2014年六大綠色產業均過百億目標,堅持擇商選資,建立“專業招商局為主力、條線招商組協同推進”的招商體系,全力突破重大項目,確保三年內每年引進超億元項目15個以上,當年固定資產投資超3億元項目2個以上,竣工超億元項目10個以上。
 
2 是突破外資招商。持續開展“外資突破年”活動,按照“深耕港台、突破韓日、拓展歐美”思路,舉辦輪轂發展展望、中韓區域產業合作交流會、釀酒包裝新型技術應用及革新論壇、綠色能源發展研討等大型招商活動,聚力打造區域性外資高地,確保每年引進外資項目5個以上,實際到帳外資6000萬美元以上。
 
3 是堅持綠色招商。嚴把入區項目建設質量關,畝均投入必須150萬元以上,或畝均稅收不低於30萬元,首次開工面積不低於總用地面積的50%﹔從源頭上阻止高能耗、低產出、重污染的項目進入,加快打造國內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產業基地和國內最大的汽車輪轂、大功率節能燈生產基地。
 
三、以項目大推進推動提檔升級發展。
 
1 是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大力推行班子成員挂鉤、定期現場會辦、定期集中觀摩、監察常態督查、每周匯報每月通報年度考核等“五制”落實法,切實推進洋河產業園、聚潤紡織等42個億元重大項目、竣工項目,20個億元開工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年內竣工投產億元以上項目30個以上。
 
2 是加快推進企業培育。啟動企業培強“123”計劃,實施大企業培育“1212”工程,開展納稅企業星級評選活動,鼓勵扶持各類企業競相發展、做大做強、爭做貢獻。
 
3 是全面對接企業服務。設立9688918企業服務熱線,實行服務承諾卡制度,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實行當日答復制,重大問題3天內答復,需要會辦的問題,會辦當天答復,全力打造服務型園區良好形象。
 
四、以魅力新城區推動提檔升級發展。
 
1 是完善規劃布局。堅持“園當城建”理念,按照“一年一個樣,三年基本建成”要求,面向國際國內一流規劃設計單位公開招標,確保高質量、高水平完成40平方公裡控制性詳規、2.6平方公裡重點區域修建性詳規以及環境、水體、配套、綠化、服務、三產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全面提升建設品位。
 
2 是提升功能配套。加快路網、電網、給排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力推進城東污水處理廠、印染中心等6類重大配套設施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提升項目承載能力。
 
3 是加速新城建設。全面啟動中央生態商務區建設工程,加快推進鄰裡中心、開發區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和陽光水岸、蘇絲嘉園等商業和園區公舍項目開發建設,提升城市水平,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園區內生原動力和集聚輻射力。
 
(海外網北京9月21日電 盧大明)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