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劉戈:如何讓美國人為中企說話

劉戈

2012年10月25日09:3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劉 戈

好好的一樁生意被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否決,三一集團決定向美國法院狀告美國的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對方主場“要個說法”的勇氣可嘉,但一場為名譽和尊嚴而戰的戰斗到底是意氣用事,讓自己今后的海外投資之路更難走,還是像一些專家解釋的那樣給中國企業應付海外投資的障礙積累經驗,結果很難預料。

此時,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比起通過法律手段要個說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取經驗教訓,讓今后的決策更加智慧和周全。

從政府到國會再到媒體,美國對於有科技含量、有競爭優勢的中國企業在美發展充滿了擔心,尤其是在大選之前,兩黨都想從刁難中國公司的行為上獲得政治好處,對中國公司的圍剿因此空前殘酷。

但美國的利益從來不是鐵板一塊,美國各種政治力量在維護自身利益的時候從來不會羞羞答答。作為初來乍到的投資者,中國公司最需要找到並攜手的是中國投資的利益相關者,這其中包括美國消費者、產業的上下游。但更有戰斗力的同盟軍顯然是州、城市的地方政府和被並購企業的員工。中國企業更多地明確給美國社會帶來就業機會,支持的聲音一定會出現。

在美國,就業永遠是政府的頭號工程,美國的選舉制度決定了這一點。上周奧巴馬和羅姆尼在紐約州一所大學進行的第二場辯論會上,在總共11個問題交鋒中,有6個或多或少和就業相關。

其實當年日本企業進入美國大肆收購的時候,也有一些高科技公司,如生產特殊鋼材的公司,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拒之門外。但隨著日本在美國投資越來越多,解決越來越多就業,其投資環境不斷改善。這其中最成功的要數豐田。豐田與美國公眾溝通的廣告詞是這樣的:“38.6萬———到達月球的公裡數=豐田為美國創造的就業機會”。

在進入美國市場的這些年裡,豐田任何時候都在強調為美國帶來的就業機會。它在印第安納州投資2.3億美元的同時還宣布,這將為該州創造1000個就業機會。印第安納州州長米奇·丹尼爾斯將豐田稱為“杰出的企業公民”,同時宣布由豐田贊助的項目已向洛杉磯低收入社區的1500名青年傳授了汽車維修技術。

雖然美國在汽車問題上出現過不少風波,但美國人對豐田汽車和日本汽車企業的態度已經有根本改變。主要原因在於,豐田給欠發達的美國南方帶來大量就業,成為當地百姓和政客的座上賓,相互之間自然也結成利益共同體,成為政治上的盟友。

反觀中國企業,到目前為止的各種報道中,很難尋覓到這些企業與被收購企業所在地的政府和民眾的溝通情況。在美國,這些企業沒有找到或者可能根本沒有進行這樣的工作———通過帶來就業崗位,尋找利益同盟,在該說話的場合為自己說話。對於對國際市場依然有遠大抱負的中國企業來說,找到方法可能比表達憤怒更重要。▲(作者是中央電視台《今日觀察》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