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台灣“老保釣”們:要把保釣的火種延續下去

2012年10月29日09:56    來源:福建東南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台灣保釣大游行中的小朋友 (資料圖)

福建東南新聞網10月29日消息:25日台當局紀念台灣光復67周年,並再次重申釣魚島“主權”。

據記者了解,台灣民間對“光復節”並不了解,大多數人仍對此相當淡漠。這樣的現狀,在當年曾熱血保釣的老保釣人士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台灣社會病了!”

保釣四十年,林孝信用了“不計得失”四個字來形容自己,他說,保釣運動的精神資產就是:愛國愛民,關懷世事﹔不計較個人得失,敢於為正義的事站出來﹔重視歷史,善於學習﹔注意國際大局的演變,並且善於從世界大格局的眼光,來分析問題。他認為,這四點在當今兩岸社會,都很值得提倡。

從世界大格局分析:

中國崛起對保釣有深遠意義

“中國的崛起一掃過去受欺負的悲慘命運,我們才因此更有力量保衛釣魚島。”林孝信說,在中國和平崛起的今天,不要忘記還有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仍處在受欺負的狀態,他們還存在著貧窮、教育與衛生條件差、常常被強權干預等問題,他們在國際上多無發言權,中國應該要有世界大格局的眼光與第三世界國家並肩奮斗,堅持第三世界國家的立場並為之發聲,為建設一個民主、平等的國際關系共同努力。

他說,這也是今天台灣繼續保釣運動的意義所在。多年的保釣經驗,讓他十分注意國際大局的演變,善於用世界大格局的眼光來分析問題。

“台灣保釣41年,其意義不在於緬懷過去或是自我表揚,而是期望保釣歷史的真正意義能夠被台灣社會所了解,最終能把保釣的火種延續下去。”林孝信認為,再現這段歷史及其蘊含的精神,對當今台灣社會應有參考價值,甚至對兩岸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亦能有所貢獻。

從歷史分析:

美日勾結竊佔釣魚島

重視歷史,也是老保釣們秉持的精神價值。

“每次遇到日本右翼人士,我都要與他們辯論,為什麼說釣魚島是我們的。”老保釣劉源俊,深入地研究過釣魚島的歷史,所以每次在與日本人辯論時,都能引經據典,把他們辯得啞口無言。

“首先,釣魚島的歸屬問題,就是從歷史找到証據﹔其次,保釣人士把釣魚島問題聯系到近代史,從歷史的視野定位保釣運動的意義,而歷史的定位與意義反過來又有助於運動的持久與深化﹔再次,重視歷史的態度也有助於我們對中國大陸的重新認識,有助於對台灣的深入了解。這些認識與了解,是保釣運動能夠延伸到關懷大陸與台灣的基礎。”林孝信認為,保釣運動將迫使台灣社會正視與大陸的關系。

而1971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游行受挫的那一幕,他們仍歷歷在目。

“游行第一站是美國國務院,他們的回應不僅明顯地偏袒日本,而且態度相當傲慢。”面對幾千人的游行隊伍以及保釣人士用心收集的各種証據,美國國務院的回復只是重復事前已經表明的立場:“美國過去只是暫時管理釣魚島列嶼,將把它連同琉球群島交還給日本。”完全不理會保釣人士在抗議信中陳述的反對理由。游行隊伍的一些學生聽到這樣的回應,忍不住哭了。因為此前,他們被灌輸的信念是“美國最重証據,並且一向在國際上是公正、主持正義的國家”。這下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雖然美國的回應令游行學生深受刺激,但他們對台灣當局還有期待。然而接下來,當他們游行到當時的“中華民國大使館”時,卻同樣希望落空。於是,在美國國務院受到的挫折就轉化為對台灣當局的徹底失望,保釣學生驀然發現,“釣魚島事件的根源,不只是外侮,還有內賊”。

(責任編輯:趙鳴飛)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