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留學>>留學聲音

留學見証:旅美回國女孩眼中的美國教育【2】

2012年11月08日11: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終於挨過了恐怖的高考。

“如果讓我再重來一遍,我覺得自己可能不能做得像現在這樣好。”張馳說,“不過,我很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

很多人認為美國教育能更好地培養人的綜合素質,所以很多人問了張馳相同的問題: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在美國落下的知識都補回來,而且在高考中考出相當不錯的成績,她的后勁來自哪裡。

“我不知道如果我還留在美國會是什麼樣子,但是我知道,回到中國這3年緊張的生活,讓我長大了很多,真的懂得了‘無論在哪裡要想成功都隻能靠自己努力’的道理,也知道隻要努力自己還能做得更好。”張馳回答。

我在美國拒絕填答的試卷

到現在張馳還能清楚地記得自己離開美國前兩天參加的那次考試。張馳准備離開美國時,九年級的學習即將結束,為了能得到九年級結業考試成績,張馳先同學幾天單獨參加了九年級結業考試。

最后一門是歷史。

選擇題都回答得非常順利,但是看了問答題,張馳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

卷子上是一幅幅的漫畫,內容都與中國、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等有關系,“當然不是很友好”,張馳說,題目的量很大。

“我當時很生氣”,張馳說,“這是在美國,試卷上有類似的題目是可以理解的。”讓張馳非常氣憤的是,考試的內容是歷史課的一部分內容,當時上課講到的內容除了中國,還有前蘇聯和其他國家,還有戰爭、人權等多方面的內容,“但是試卷上隻有跟中國有關的內容”,“我非常生氣,沒有回答就離開了”,張馳說。

“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很少考慮‘中國’、‘中國人’這樣的問題”,張馳說,到了美國以后,她才意識到自己在別人眼中變成了中國的張馳,她開始在意別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了。

“雖然在美國的學校裡,每個同學都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機會,但是我還是時不時能意識到,外國人跟美國孩子是不一樣的。”張馳說。

張馳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個俄羅斯的同學,因為從外形上看與美國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再加上她開朗大方的性格,在學校裡很受歡迎,但是,當有一天她無意中說自己來自俄羅斯后,過去和她交往的美國同學突然間開始冷落她了,原來經常參加的聚會也都不再有她的身影了。

“這就是美國”,張馳說,給你表面上看起來非常不錯的教育,但是又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讓你知道,你遠遠還沒有進入到他們的社會中。

不管在中國還是美國要想成功都必須付出努力

“說到底,留不留學、上什麼學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張馳的父親張先生說。張馳從中國到美國又從美國回到中國並參加了高考,在這個過程中,張先生從來沒有事先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張馳,即使在張馳艱難地適應國內高強度的高考訓練時,張先生也“從來沒有同情過張馳”。

“我一直想讓張馳明白,在中國也好,在美國也好,要想成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張先生說。

但是,張先生的做法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認同。

“現在不少家長把出國留學當成了孩子高考失利的墊底兒”,專家說,“這樣出去的孩子很難成才”。

張馳的父親認為,出國留學並不意味著一定成功,“家長不能用自己的大腦替孩子思考,不能替孩子安排未來”。

其實,在張馳求學的問題上,張先生也有過動搖,有兩次,他做好了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女兒的准備。

第一次是張馳考試成績位列全年級第1004名的時候。那時,張先生回國還不到一年,不太可能馬上再派出國,但是為了女兒張先生還是找到了單位領導,沒想到領導答應了張先生的請求,“后來張馳自己慢慢地把成績趕上來了,我才放棄了馬上去美國的想法”。

第二次是張馳成績越來越好反而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張先生的壓力也隨之加大。張馳失眠的那些夜晚,張先生其實也沒有睡,“每次打電話回家的時候爸爸都像等在電話邊一樣”,張馳說。看著女兒那麼痛苦,張先生又一次想到放棄,“苦已經吃了,女兒也用實力証明了自己,我不想再讓她忍受高考的痛苦”,這時候,張先生又一次駐外的時間快到了,不過時間是在女兒高考之后,張先生又一次找到單位,想把駐外提前到女兒高考之前。

是張馳的堅定讓張先生又一次堅持了下來。

女兒的變化更堅定了張先生的想法: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孩子鋪就一條無障礙的道路,而是讓孩子掌握取得成功的方法。

“在美國接受的教育對張馳來說會終身受益,它讓張馳學會了獨立思考﹔中國的教育讓張馳迅速成熟起來,而且給了她最艱苦的磨練。”張先生這樣評價中美兩國的教育對女兒的影響。

其實,如何評價兩國的教育對張先生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知道任何一種教育制度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太好的一面,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取舍的能力,讓孩子學會如何取得成功。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教育

美國學生自由輕鬆的背后是從課內忙到課外的繁重

“給每個人最適合的教育”在公平背后隱藏著不公平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背后是走出校門后的收入差距

“如果愛他就送他去美國……”,套用這句經典的台詞來形容想去美國受教育人的心情,再貼切不過了。美國的教育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輕鬆、自由、平等、能力、素質……“很多人看到的是美國教育的表面。”王文說。王文,一個在中國做過多年教師,現在又在美國當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的空中飛人,想用自己多年的經歷還原一個真實的美國教育。

(責任編輯:王棟)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黨會十八大開幕 黨會十八大開幕
  • 美國東北風暴來襲美國東北風暴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