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环球时报:孔子学院岂能被妖魔化

2012年06月04日11:41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王汉强
 
近日,美国国务院为难孔子学院教师签证一事,短短一周内即折戟沉沙。原本以为国内舆论,尤其是微博用户会为之欢呼雀跃,没想到却是一片冷嘲热讽,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即孔子学院不该搞“洋支教”,不该搞“大跃进”,以及没有很好地推广孔子学说和儒家文化。笔者以为,这些观点皆似是而非,过于偏激。
 
首先,我们的国家的确还不是很富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地区的贫困学生问题。但是,它和推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关系。暂不说欧美发达国家,在西方文化已经甚嚣天下的情况下,仍通过政府投入大力推动本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就连土耳其、波兰也分别以本国的文化名人命名,建立了密茨凯维奇学院和埃姆莱学院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就此而言,中国不是该不该搞“洋支教”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品牌,把“洋支教”搞好,把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做大做强的问题。
 
其次,国家汉办网站资料显示,在7年多时间里,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建立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确乎很惊人。但是,若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长期缺位的大背景,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否则中国永远无法逆转中西文化传播的巨大“逆差”。要知道,韩国从2007年才开始创办推广自己语言文化的“世宗学堂”,至今已在全球建立近70所,其中包括在中国建立的18所。而台湾地区的“台湾书院”去年才浮出水面,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已在60多个国家建立了3个实体书院和180多个“联络点”。
 
第三,孔子学院主要是开展汉语教学,而对孔子学说和儒家文化问津较少。但这并非孔子学院的缺陷,相反是其优势所在:一则许多外国人仍处于学汉语的初级阶段,上来就给他们讲孔子和儒家根本就不现实,更不会有好的效果;二则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传播的价值观推广色彩很淡,不易引起外国人的警惕和拒斥;三则儒家文化在大陆断档已久,中国即使想传播,也很难找到并派出大批既懂儒学又精通外语的汉语教师。然而,“语言是存在的家”,掌握一门外语必然亲近其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假以时日,汉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儒学也会获得坚实的国际传播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在长期允许其驻华使领馆为大批中国汉语教师及志愿者办理签证的情况下,突然宣布一些人没有合法教学资格,遭到美国高校、学界、媒体的强烈反对,导致其态度在短短几天内出现大转弯,可谓是自取其辱。这一现象表明,孔子学院在美国广受欢迎。这与国内一些舆论“妖魔化”孔子学院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对比。追随美国政府的立场丑化孔子学院,难道就是这些中国人的爱国心?▲(作者是北京学者)
 
(责任编辑:邹雅婷)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