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積極穩健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

陶文釗

2011年11月19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溫家寶總理在印尼出席東亞峰會等一系列國際會議。這些會議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

  中國對於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歷來抱著積極的態度。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是實現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共創未來的途徑。在這方面,中國與東盟的關系是一個范例。中國支持東盟的一體化進程。從1991年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以來,雙邊關系不斷發展。在東亞金融危機中,中國力所能及地向東盟提供援助,幫助東盟各國克服困難,進一步贏得了東盟的信任,2001年雙方決定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10年自貿區全面建成,雙方的經貿關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中國成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在東北亞,中國同樣致力於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10年前中日韓啟動合作機制,近年來又舉行年度首腦會議,今年9月在韓國成立了秘書處。完全可以說,中國是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積極推動力量。

  實行地區經濟一體化是一個平等協商的過程。各個經濟體,不管發達程度如何,不管經濟規模如何,都應該互相尊重,平等協商,不是某個國家制訂了標准讓別的國家來遵守和執行,標准和規范是互相協商的結果。在協商的過程中必須兼顧有關各方的利益。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其他國情的差異,各個經濟體都會有自己的長處,也會有自己的短處,因此就會有不同的利益。如果不能兼顧這些不同的利益,一味照著自己的利益需求去做,一體化進程是難以推進的,即使推進了也很難鞏固。隻有互利共贏的一體化才是持久的、靠得住的。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還有一個處理與美國的關系問題。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但不是亞洲國家,美國總是十分警惕,生怕自己在亞洲的一體化進程中被排除出去。當年日本前首相鳩山首先提出了東亞共同體的概念,其中沒有美國的地位。時任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立即表示,在任何東亞一體化進程中都不能排除美國。中國的態度是很明確的,中國     對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持開放、包容的態度,中國無意排除美國,在許多國際場合,包括奧巴馬2009年11月訪問中國和胡錦濤今年1月訪問美國時都表示得很清楚。在此次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胡主席在與奧巴馬會晤中又表示,雙方要彼此尊重對方在亞太地區的正當利益。亞太地區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的共存和發展。

  自然,在當前世界經濟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格外審慎。現在美國在力推“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奧巴馬政府的目的是多重的,既有促進美國對外貿易、創造就業崗位的意圖,也有為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制訂規則的打算,以此來“規范”中國的發展,保持美國在這裡的主導地位。姑且不論這些,僅就美國現在提出的一些設想來說,許多條件,諸如勞工標准、環境保護標准等都是這個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所難以達到的。而在這個地區,發展中國家是大多數。亞太地區的經濟具有差異性和多樣性,在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必須尊重這種差異性和多樣性,穩健地來推進一體化。至於美國又在TPP中加入了戰略合作的內容、價值觀的內容,那就顯得有些節外生枝了。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1月19日   第 01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