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1月信貸、貨幣增量創近年新低 中小銀行無米下炊

2012年02月13日17: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人民銀行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7381億元,低於市場此前預計的近萬億元金額,同時1月末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長僅為3.1%,遠遠低於往期數據。在當前復雜經濟形勢下,1月份無論是信貸增量還是貨幣增量,均創出近年來新低,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節日因素導致資金大幅流出銀行體系,存款大幅減少,高存貸比也限制了銀行放貸能力

根據歷史數據,每年的1月份往往是銀行信貸增量最為迅猛的月份之一,在過去幾年裡1月份我國銀行新增信貸均突破萬億元大關,此前機構也紛紛預測1月份新增貸款將破萬億元大關,而事實上今年1月份信貸增量卻比2011年1月份少增了近2900億元,增量下滑近30%。

“今年1月新增貸款屬歷史同期偏低水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節日因素導致資金大幅流出銀行體系,存款大幅減少,高存貸比也限制了銀行放貸能力。此外,央行數據顯示,受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節日裡信貸需求相應有所減少、節日導致實際有效工作日減少也都是可能的原因。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8000億元,同比多減7800億元,在儲蓄額減少的情況下,一些中小銀行“無米下炊”,面臨無錢可貸的窘境。

“1月份新增信貸不足8000億元確實偏低,僅依據春節因素並不能完全解釋。”平安証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師石磊認為,與企業貸款相比,居民信貸增勢更弱,這又與近期房地產弱勢密切相關。

貨幣量增速的下降受多方因素影響,不能當做經濟景氣度大幅下行的信號

1月份貨幣供應量增速的銳減超乎市場預期。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85.58萬億元,同比增長12.4%,比上年末低1.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26.99萬億元,同比增長3.1%,比上年末低4.8個百分點。與既往數據相比,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增速均創出近年來的歷史新低。

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及企業活期存款,M2則涵蓋流通中的現金、企業活期和定期存款、居民儲蓄等數據。由於M1中活期存款部分是生產資料市場購買力的主要媒介,與生產資料價格水平和工業生產情況都有密切關系,因此M1往往被視為經濟周期波動和價格波動的先行指標。

M1增速此番大幅下挫,加劇了市場關於經濟活力降低的擔憂情緒。

“M1同比增長3.1%,比上年末低4.8個百分點,這已經是經濟衰退期間的M1增速水平。央行需要及時下調法定准備金率和貸款基准利率。”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認為。

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作為我國經濟活躍度先期指標的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1月份為50.5%,環比上升0.2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二個月回升,但PMI反彈力度較弱,總體低於近年來平均水平,反映出中國經濟景氣度仍較低的現實。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貨幣量增速的下降受多方因素影響,當前應冷靜看待M1增速銳減現象。

“M1增速回落主要是季節性企業活期資金波動造成的,不能當做經濟景氣度大幅下行的信號。”石磊認為,目前流動性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但經濟明顯復蘇的跡象同樣沒有顯現出來。

“1月末M1創歷史新低,可能並不適宜完全解讀為企業活力大幅降低。”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農歷新年前后各單位集中發放年終獎等例行活動,使企業活期存款大降,由此拉低了M1增速。

對於未來我國貨幣政策走向,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鄂永健認為,當前貨幣政策仍將繼續維持總體穩健局部寬鬆的特點,在年初外匯佔款情況尚不明朗、需要進一步觀察的情況下,為避免政策誤判,央行對下調准備金率會較為謹慎。

(據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記者王宇、何雨欣、王培偉)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