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幣匯率改革邁出一大步

石建勛

2012年04月17日11:12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央行14日發布公告表示,從16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5%擴大至1%,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提供當日美元最高現匯賣出價與最低現匯買入價之差不得超過當日匯率中間價的幅度由1%擴大至2%。

這是自200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單日波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以來再度擴大。這一增強匯率彈性的重要制度改革,符合當前國內外金融、經濟的運行條件,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向前推進的重大戰略性舉措。

人民幣匯率波幅放寬,產生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

首先,有利於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回歸到均衡匯率狀態。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超過30%,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上趨於均衡狀態。當前我國外匯市場發育趨於成熟,交易主體自主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日漸增強,人民幣匯率變動預期開始分化,是推出改革不錯的時間窗口。

其次,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促進人民幣匯率的價格發現,有利於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設,為最終實現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奠定了基礎。

第三,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一個有效的、靈活的、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匯率形成機制是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賬戶開放的必要前提條件。根據國際經驗,在匯率不能靈活反映市場供求的情況下,資本項目開放會導致非常劇烈的資本流動,易產生很大的金融風險。而此次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幅,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步驟,將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第四,有利於抑制短期資本大規模流動。世界多數其他貨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幅大都在5%-20%。由於人民幣波幅太低,使投機人民幣升值的短期資金獲得了有吸引力的低風險回報,加劇了熱錢的流入。而一旦增加匯率彈性,投機人民幣匯率的風險當然也會增大,這使得國際熱錢必須權衡風險,對進入中國市場將會更加謹慎,可依靠匯率彈性本身有效抑制短期資本持續大規模的流動。

當然,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能忽視。

首先,將使一些出口加工企業匯率風險加大﹔其次,銀行管理外匯資產壓力增加﹔第三,國際短期資本有可能大舉外流。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增大,國際短期資本風險增大,不排除集中大幅加速外流對中國經濟造成一定的沖擊﹔第四,人民幣匯率達到均衡狀態后,可能使得通過外匯佔款被動發行基礎貨幣的壓力消失,這將影響到市場基礎貨幣投放的原有渠道﹔第五,也不排除人民幣兌美元擴大浮動幅度后,增強人民幣升值空間,因為,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仍然沒有根本改變。第六,央行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

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度有利有弊,但總體來說是利遠遠大於弊,這是人民幣國際化必須要過的門檻,勢在必行。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也要與利率市場化改革相結合。隻有利率市場化才能在匯率和利率政策配合中建立起靈活的反應機制,實現經濟的內外均衡。有理由相信,隻要各方面考慮縝密、應對及時,改革措施綜合配套,人民幣匯率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很快消除。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財經與証券市場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4月17日   第 01 版)

(責任編輯:楊淵、俊馳)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