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國產動漫應“內容為王”

吳學安 

2012年04月16日10:0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對動漫產業從未像現在這樣熱情似火。伴隨著互聯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動漫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繼IT業之后,又一個快速發展的朝陽產業。目前,據說中國內地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發展動漫產業列入“十二五”規劃,中國沿海經濟發達省市正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搶佔動漫高地:上海建設國產原創動漫發行平台,杭州意欲打造“動漫之都”,蘇南的蘇州、無錫和常州正雄心勃勃地建立動漫產業園,廣州市更是提出:“要像抓汽車產業一樣抓動漫產業”。

應該看到,動漫產業已經進入“內容為王”時代,也就是說,真正的動畫是內容產業而不是加工業,各種動畫形式都可以出精品,關鍵是內容。《功夫熊貓》導演約翰·斯蒂文森曾表示,高產不一定就是動漫產業發展的高速路,繞開“從創意到財富”的產業規律,大量“短平快”作品隻能降低行業的整體水平。《功夫熊貓》故事從創意到成形,花了整整13年,而眼下國內動畫片制作充斥著大量的“短平快”作品,勢必降低中國動畫的平均水准。生硬說教、故事低幼、虛假造作是觀眾對於國產動畫的普遍意見,其他諸如畫面不美、動作僵硬、對白無趣更是讓觀眾感到難以理喻。或許,對於觀眾而言,誰都願意欣賞優秀的動畫片,而不是看它是否貼著“國產”或“海外”的標簽。由於海外動漫能夠激發想象力,愉悅身心,開拓視野,因而更能吸引小觀眾們的“眼球”。

動漫產業是一個典型的創意產業,一個優秀的動畫創意涉及到動畫產業的各個環節,要從產業鏈的視角對動畫創意進行全面的市場評估。國產動漫之所以在市場上處於競爭劣勢,主要來自內容的貧乏蒼白,而創意水平低還表現在動漫形象幼稚粗糙上。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的動漫創作存在著一個慣性思維:動畫片是兒童的世界。因此,國產動畫片處處呈現出幼稚化的特點,從創作環節開始就把大量的成人觀眾排斥在外。與國外動畫片相比,國產動畫形象簡單化、不可愛,動畫造型呆板、生硬,特征模糊,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實,動漫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國內動漫產業搞了那麼多年,至今還沒有一個能夠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動漫形象。

長期以來,國產動漫之所以難以吸引人的“眼球”,是與國內的創作環境相關的。我們知道,文化產品的靈魂在於創造和想象,如果創作空間受到打壓和限制,作品就很難活力充沛、富有激情。對國產動畫來說,關鍵要解決國內動漫產業在創意和內容制作上的缺陷。動漫創作不要拘泥於傳統,要敢於幻想、敢於夸張,神似重於形似。動漫制作機構、教育機構、播出機構、評論機構要形成合力,激發、保護創新思維和創新作品,為動漫創作者提供開放型、包容型的創新空間。同時,進一步擴大國產動漫題材的選擇范圍。如美國動畫片《功夫熊貓》曾在國內熱映,中國的國寶形象竟然成了外國的動漫亮點,這應當引起國內同行的思考。中國擁有豐富的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名著名篇文化資源,盡管由於時代背景和思想內容的原因,可能與現代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存在一定的距離,但動漫創作者通過認真研究現代人的欣賞特點,善於運用現代化、國際化的表達方式,定能使傳統的題材煥發出新的時代特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4月16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