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讓科學家名聲更響亮

李 林

2012年02月16日09:31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月14日,人民大會堂,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謝家麟院士、吳良鏞院士在旁人攙扶下拄著拐杖走向領獎台,從國家主席胡錦濤手中接過獲獎証書,頓時,鎂光閃爍,掌聲雷動。

  科學家,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稱謂!有多少人小的時候做過要當科學家的夢想,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科學家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因為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要當科學家,就得有智慧,就得講付出,就得耐得住寂寞。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追星”,夢想一夜成為歌星、影星、球星、笑星,還有某某“達人”,立志要當科學家的似乎少了。科學家的名聲仍有影響力,卻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科學家的粉絲數量也遠不像某些當紅偶像的那樣多。說起來有些遺憾,這種現象雖屬個別,但多少也反映了一些人的價值取向。

  倘若站在一個民族和國家的角度來看,科學家毫無疑問當屬最燦爛奪目的明星。我們崇拜過錢學森、李四光等老一代科學家,他們的科學探索經歷曾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尊敬﹔如今,國家主席向謝家麟、吳良鏞頒獎,再次喚起全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傳統美德,讓人們都來敬重科學家。12年來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20位科學家,都是我國5000多萬科技人才隊伍中的杰出代表。科技進步與人才成長呈現的繁榮景象,標志著我國正在大踏步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

  事實上,科學家雖然不像某些明星那樣喜歡拋頭露面,靠一些噱頭引得粉絲追捧,但其實他們更有資本引人注目、一呼百應。他們的生活雖朴實無華卻不乏傳奇色彩,他們出色的發明和成就往往會突然引起人們的震撼,他們的故事會吸引大量眼球。袁隆平發明高產水稻,誰不佩服?而他悠然地拉二胡,更有名星范兒。當年,鄧稼先為了造原子彈不惜隱姓埋名,他的行蹤連家人都不知曉,就更別提宣傳報道了,現在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了,除了他的事跡,還有“兩彈一星”精神。今天,我們報道謝家麟、吳良鏞的事跡,也是要提高科學家的人氣指數,讓科學家的名聲更加響亮。

  布萊希特說,科學的界限就像地平線一樣: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遠。要提高科學家的名聲,除了靠宣傳,還得靠服務。回溯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並主動要求當好科技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長”。幾十年過去了,從總體上看,我國科學技術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實現部分領域由“跟隨”到“領跑”的跨越,但與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須知當今世界,各國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實質是教育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我們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天與當年相比,培養、造就科學家的環境有哪些變化,為科學家服務的態度和條件是否得到了加強,各級政府以及全社會對科學家的支持和認知度是否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等等。

  科學家是民族的精英、國家的寶貝,是一個國家不斷創新、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有許多科學難關需要突破,有許多科學高地需要搶佔,任重道遠。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連續多年空缺,說明科學技術的探索之路是漫長、曲折的,而科學的魅力也恰恰在於此。我們相信,這些重大科技難關一旦被突破,中國的科學家一定蜚聲全球,譽滿天下。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2月16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