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美國:“香蕉人”婚姻狀況堪憂

2012年02月20日10:07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香蕉人”又叫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國的華人。現在這個概念的范圍已不再限於美國,而擴及整個海外,泛指海外華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筆者在最近的訪問中發現,由於“香蕉人”的文化缺失,旅西華人對自己子女的婚姻狀況深為擔憂。

  “不許她嫁給老外!”

  “自由戀愛可以,但是不許她嫁給老外!”這是華商李先生對他19歲女兒小蘭的唯一要求。

  李先生1991年來到西班牙,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已經在服裝外貿領域成就了一番事業。他的女兒小蘭在西班牙出生,是一個地道的“香蕉人”。

  李先生稱:“創業初期十分艱難,全副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因此疏忽了對女兒的教育。這是一種無法彌補的無奈和遺憾。讓女兒在純粹的西班牙文化中成長,客觀上割裂了女兒與中國文化的聯系。雖然也曾強迫她去學習中文,但是她的中文水平僅限於日常會話。”

  李先生認為,香蕉人的悲哀就在於對文化沖突的負作用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也意識不到表裡不一造成的各種生活中的阻礙。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婚姻,不僅僅是兩個年輕人的結合,同時也是兩個家庭的妥協及融合,這種融合在一個傳統中國人家庭和西班牙人家庭之間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李先生還告訴筆者,“跨國婚姻看上去很美,但是每一段跨國婚姻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痛楚。人們都說生活習慣可以磨合,但是支撐這些習慣的倫理道德、文化屬性是很難磨合成功的,也許隻有經歷過,才明白那種無奈和痛苦。”

  “會說中國話的西班牙人”

  僑胞陳女士旅西20多年,前些年依靠承包建筑工程賺了不少錢。陳女士有兩個女兒,大女兒今年大學三年級,小女兒今年參加西班牙的全國高考。這兩個女兒都是在西班牙出生、長大的,也是典型的“香蕉人”。

  陳女士笑稱自己的兩個女兒是“會說中國話的西班牙人”,她進一步解釋,兩個女兒從小在西班牙長大,思維方式完全是西班牙人的。雖然她倆都不曾放棄對漢語的學習,但是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學習工具,沒有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生活,中文、黑頭發、黃皮膚都是表象,內在的東西都是西班牙人的。陳女士的感觸跟李先生類似,也是在創業期沒有把子女教育放在首位。孩子接受的更多的是西班牙學校的影響,雖然在日常生活習慣上保留了一定的中國傳統,但是骨子裡或者說內心深處的想法,已經與西班牙人沒有什麼兩樣了。

  關於女兒將來的婚姻大事,陳女士認為,“將來最理想的狀況是她倆的結婚對象也是香蕉人,起碼能共同承擔文化缺失帶來的種種問題,共同語言更多一些,思維方式能夠契合。”

  自由的國際化“香蕉人”

  張先生祖籍溫州,來西班牙差不多25年了,他的兒子彼得前不久剛剛考上了美國一所名牌大學,今年7月即將赴美留學。

  張先生認為,“香蕉人”缺乏國籍上的歸屬感,恰恰可以開拓他們的眼界。接受不同國家的文化影響,除了沖突和矛盾產生的痛苦,也可能激發他們戰勝痛苦的勇氣和力量,使他們得到很好的鍛煉。作為父母,我們通過細心觀察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處世態度,很容易發現這些孩子身上兼具中華文化的保守和西方文明的自由精神,這種現象是命運鑄就的,他們注定會成為新一代的國際化“香蕉人”。希望孩子自己能夠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興趣,自主學習其中的精華,即幾千年沉澱下來的那些民族精神。

  最后,張先生告訴筆者,“至於婚戀問題,孩子自己有判斷能力,也有追求屬於他的幸福的權利,我沒理由去干涉。婚姻的失敗與成功,他自己懂得如何去承擔和享受。”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