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揚子晚報:“一個病人7個支架”對醫改是個警示

2012年02月21日11:04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濟南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曾因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療手術,先后被放進7個支架,花了十幾萬元。這個“過度醫療”典型惡例再次引起公眾反思(2月20日《南方都市報》)。
 
醫生批發支架,能賺多少錢?據了解,國產支架出廠價一般為3000元,賣到醫院價格漲到1.2萬元,進口支架到岸價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就上漲到近2萬元。齊魯醫院醫生坦言,“每個支架醫生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這意味著,每給病人放一個進口支架,醫生至少能拿到2000元,那麼,這個放7個支架的醫生光回扣就能拿1.4萬元。這不是搶錢嗎?
 
在新聞中,“一個病人放7個支架”是作為一個事例敘述的。我們覺得,必須好好解剖這個典型,從而讓我們看到醫改究竟要抓什麼。這個反面典型,起碼有這樣三點警示意義:
 
一是,醫改資金監管的重點是官員。對於醫改資金的監管,我們的制度總是針對廣大參保者,這當然不錯,但是,監管的重點應該是官員,權力越大越要加強監管。這位心臟病住院花去十幾萬,像這種高費用,不要說享受醫保的工人,就是公費醫療的普通公務員也不能報銷,必須是手握權力的官員。因此,廢除官員醫療特權應該是醫改的一個重點。
 
二是,治理過度醫療不能顧此失彼。提起過度醫療,我們就知道濫用抗生素,醫生大處方,於是治理的辦法是圍繞用藥做文章,一些地方衛生主管部門甚至出台規定,考核醫療機構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比重。現在看來,“過度醫療”包括兩方面,不僅有個“過度用藥”問題,還有個“過度檢查”問題,醫院授意醫生多開大型設備檢查,如核磁共振、CT等等。結果,大型設備檢查費用上去了,藥品收入佔比也就下降了,按下葫蘆冒起瓢。因此,對“過度醫療”的監管不能顧此失彼,此消彼長。
 
三是,醫院管理是醫改永恆的主題。現在把許多問題都歸結為體制,這當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應當看到,體制問題並不是全部,不能用體制問題掩蓋其他問題。而且,體制問題也不能一勞永逸,舊的問題解決了,還會產生新的問題,因此,醫院管理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就以一個病人放7個支架為例,這是不能把責任推在“以藥養醫”的體制之上的,而是暴露了醫院管理混亂和醫生道德淪喪的大問題。猶如一個小偷,他把偷盜歸結為自己經濟困難,現在更是在偷盜時殺人了,難道還能認為是經濟困難造成的?
 
不能輕易放過這個反面典型,這是一個把醫改推進下去的好機會,請山東省、濟南市的衛生主管部門把這個典型好好查一查,依法依規嚴處。
 
(江蘇 殷國安)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