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當杜甫成為“微博紅人”

周南焱 

2012年03月30日11:3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杜甫成為“微博紅人”

今年是詩聖杜甫誕辰1300周年,相關紀念活動未見多大影響,倒是近日微博上瘋傳的有關他的圖畫圍觀者眾。在一組“杜甫最近很忙”的中學語文課本涂鴉畫裡,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這些形象不一的惡搞圖畫讓網友樂翻了天,杜甫也由此迅速成為“微博紅人”。此舉惹惱了杜甫草堂博物館負責人,怒斥網友將杜甫畫像拿來涂鴉,是對杜甫的一種褻瀆,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

杜甫素以憂國憂民著稱,詩作風格沉郁頓挫,被后世稱為詩聖,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極其崇高的地位。而在中學語文教材裡,杜甫的詩作有多篇被選入其中,他的形象也偏於嚴肅端正,與李白洒脫豪邁的性格似乎大相徑庭。然而,正是語文課本中杜甫這幅仰首望天、若有所思的插圖,成了被網友惡搞的對象,隨之顛覆了詩聖庄嚴的形象,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效果,給人一種貼近當下生活的諧謔感。

“杜甫最近很忙”系列圖畫由一些中學生“在上課無聊時”所作,他們表示,參與涂鴉是對當下僵化的語文應試教育的不滿,是宣泄一種考試分數下的壓力,內心裡並不排斥杜甫。語文應試教育的枯燥無聊,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其實,杜甫絕不是一個整天愁坐苦吟的詩聖,他也有過追鷹逐兔的豪邁生活,也有浪漫飄逸的多面性。隻不過長期在語文教學裡,他的形象被高度簡化,變得刻板單一,成了一個高不可攀的道德符號。參與者正是對這種刻板教育的反感,才競相用惡搞的手法,解構掉那種單調乏味的教化形象。

實際上,類似惡搞的現象,在前幾年就出現過,比如拿達·芬奇的名畫開涮,用名人的照片換掉頭像。這種惡搞的手法並不新鮮,只是這次放到了詩聖杜甫身上,有人就覺得網友行為很過分,惡搞不看對象,不夠尊重傳統文化。這種觀點確乎有點“迂腐”。如果僅僅因為一組涂鴉畫,杜甫的形象就會受到“褻瀆”,那這種形象也實在太弱不禁風了,只是被供上神壇的假象。前人早就說過,“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一組涂鴉畫,不會絲毫有損杜甫的歷史地位和詩作光輝。

不過,這些涂鴉在博人一笑之余,也值得讓人深思,傳統文化在今天究竟怎樣才能得到繼承和發揚?杜甫詩篇中蘊含的偉大精神,其博大的胸襟,如今還有多少人會理解呢?網友可以調侃杜甫的畫像,但倘若願意真正走近杜甫,嘗試領略其文學境界,那才是美事。否則,弄幾幅涂鴉聊作大眾娛樂,隻會倍增這個世界的輕薄無聊而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3月30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