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卡梅隆下潛萬米險象環生 

2012年04月01日10:56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3月26日午后,晴,西太平洋某地(距離關島西南320公裡),一艘科考船孤零零地飄在大洋上。船上的人們緊張地盯著手表,他們在等待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從水面上浮出。

從這裡往下降,再下降,經過似乎無盡的下沉后,將到達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馬裡亞納海溝,深10898米。此時,拍過影史上最賺錢的兩部電影(《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的導演正獨自一人呆在那裡。

“這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也是人類最未知的地方。”出發前,卡梅隆對著攝像機說,“我們不知道那兒的生物是怎麼在強高壓下生存的。但正因為不知道,所以才要下去。”

來自深海的微博

3月26日上午10點,一場暴風雨過后,卡梅隆和他的“魚雷”消失在海平面下,開始了漫長的旅程。

在他之前,隻有一次人類到達過那個地方——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的兩位工程師到達馬裡亞納海溝。此后,日本一艘無人潛水器在那兒發現了海參、蠕虫、蝦等生物,但對於人類而言,海溝深處如同遙遠星球般陌生。到達月球表面的人類數量比造訪海溝深處的還要多。

馬裡亞納海溝60年前的兩位訪客,去程花了5小時,在海底呆了20分鐘,沒有拍攝任何圖像。而今,卡梅隆用了2小時左右下潛至海底一萬米,然后呆了3個小時,採集生物樣本,拍攝圖像。

下沉時間如同一部卡梅隆的長片時間,劇情卻很單一:他獨自蜷縮在狹小的潛水艇裡,以每分鐘150米的速度快速下降,在寂靜之中直沖海底,有點像他的電影《深淵》中的那位在海底探險的工程師。

現實中,人們焦慮地等待著卡梅隆的信號。2小時36分后,一條微博從海溝深處發來:“從沒感覺這麼好過,我等不及和你們分享我看到的一切。”

事后,卡梅隆回憶說:“老天,這過程可真長。我不停地徑直下降,都已經過了泰坦尼克號的深處,還在下降,這個時候還隻走了一半不到的路。”當時卡梅隆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著深度尺的數字不斷上升。

窗戶一點點凹陷

到達海溝時,卡梅隆和他的愛艇最終花了兩個小時沿著海溝溝壁匍匐前行,採集各類生物、沉澱物樣本,拍攝圖像。海底有異乎尋常的細膩淤泥,他必須非常謹慎地操作潛艇,以免攪動淤泥。

卡梅隆說,盡管他目擊到了一些極小,但無法辨別的生命體,但整個海底深處,完全是一片“貧瘠、如同沙漠般”的地方。

在海底,卡梅隆也從潛水員變回了電影導演。“垂直魚雷”攜帶了多架3D攝影機,一個LED探照燈,卡梅隆對海底深處的畫面進行了3D攝影。據悉,這些畫面將用在未來的《阿凡達》系列中。

盡管准備充足,但此次潛水行動還是遇到了一點小意外,卡梅隆事后說,受強高壓影響,整個深潛器縮短了7厘米多,他目睹著窗戶一點點向內凹陷,這種感覺相當復雜。到了海底,深潛器的聲吶探測系統出現了故障,無法按原計劃用聲吶引誘海底生物過來,接著,右側推進器發生了故障,深潛器隻能原地打轉,原先計劃用以抓取動物和岩石樣本的機械臂最終完全沒有用上。又過了不久,液壓油也出現了泄漏。卡梅隆最終下定決心,放棄原先停留6小時的計劃,在海底呆了3小時后返回。

有一點泄漏立刻爆炸

如果說,下沉的時間略為超過預期,返途過程則很順暢,隻花了70分鐘。科學家稱,上升過程“幾近完美”。

在《國家地理》拍攝的紀錄畫面中,科考船打撈上來潛水艇,卡梅隆毫發無損,微笑著鑽了出來。

曾經在1960年下到馬裡亞納海溝的美國海軍退役船長唐·威爾士也作為顧問參與了此次探險。“隻有三個人到達那兒,其中一個瑞士工程師亞克斯·皮卡德已經去世,現在隻剩吉姆和我了。”

卡梅隆浮出水面后,醫生初步判斷他的身體沒有異常。海底深處的壓強是海上壓強的1000倍,普通魚類和甲殼類動物根本無法生存。卡梅隆說,在海底時他感到腦袋中的壓力增大。此時,一旦潛艇有一點點泄漏,就立即會爆炸。(金煜)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