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亞洲聲音從博鰲發出

2012年04月02日08:19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4月1日至3日在中國海南省博鰲隆重舉行,主題是“變革世界中的亞洲: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預計將有2000多名中外參會代表和媒體人士出席,包括40多位部長級官員和近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一大批世界著名經濟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紛至沓來,將在這座風光旖旎的海濱之城上演激情澎湃的“腦力震蕩”秀。

當前,世界經濟處於深度變革與轉型時期。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越積越多,歐元區的債務沖擊波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攀升、通貨膨脹幽靈影影綽綽,世界經濟的復蘇前景陰霾重重。“后金融危機”時代遠未到來,全球經濟增長已經變成最稀缺的資源,誰有增長誰就佔據主動。相比之下,亞洲因穩健復蘇和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而光芒耀眼。亞洲在經濟動蕩的形勢下仍能保持對世界經濟較大的貢獻,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的引擎,有力地托起“21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的夢想。這使亞洲經濟體在全球層面結構改革與全球治理進程中處於有利地位,而備受國際矚目。

另一方面,亞洲雖從全球危機中較快地走了出來,但各經濟體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在拉大,大量資本涌入,食品價格上揚,石油供應受地區動蕩而波動加劇,這些因素都加大了亞洲經濟的潛在風險。同時,國際社會對亞洲經濟能否保持可持續增長的質疑不斷。因此,如何加強國際政策協調,以實現宏觀經濟穩定,實現可持續的增長,是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日前在印度召開的“金磚國家”首腦會議,也將可持續發展確定為提高增長質量的關鍵。在《德裡宣言》中引入了“綠色經濟”的概念,並表示“綠色經濟”是實現這些重要優先目標的手段。各國政府應擁有靈活性和政策空間,根據各自發展階段、國家戰略、國情和政策重點,在諸多選項中確定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途徑。

本次博鰲亞洲論壇會議將焦點鎖定為“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可謂順勢而為。各國應在此主題下,進一步做好以下三篇文章。

首先,經濟的整合,推進亞洲國家實現發展目標。歐洲債務危機使亞洲經濟的一體化建設更具緊迫感,亞洲國家面臨大規模跨境資本流動帶來的風險,迫切需要通過更緊密的經濟合作、機制建設來筑起防波堤,強化抗風險能力建設。

其次,讓經濟增長盡早惠及各國以及社會的所有階層。亞洲各國尤其要克服環境、人口、資源與能源的瓶頸壓力,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下形成統一共識,而加快變革、轉型、結構調整,是實現更公平、健康、低碳、可持續的增長與發展的關鍵。

最后,防止以“可持續發展”為由,攜帶保護主義、以鄰為壑的私貨。建立在損害別人基礎上的增長不可能長久,隻有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既讓自己強健,也讓別人壯大,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反對以發展“綠色經濟”為由,設置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投資壁壘。

博鰲論壇是個開放性平台,亞洲及關心亞洲的各國官學商界精英薈萃,今年美國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參會熱情甚高。亞洲的聲音從這裡發出,希望與世界攜手前進,共同進步。

(作者 阮宗澤 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國際問題研究》雜志主編)

(責任編輯:羅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