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經典電影為何有永遠的票房

葉匡政 

2012年04月23日10:0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沒人能想到,《泰坦尼克號》15年后在地球的這一端,仍會再次創造票房奇跡。比起那些新拍的3D大片,《泰坦尼克號》的3D效果,因受制於當年的拍攝理念和技術,肯定不夠震撼,但這並沒有阻擋觀眾的熱情。這大概就是經典電影的力量。演員是過去的演員,劇情是過去的劇情,盜版碟片滿世界飛,但仍然能讓觀眾心甘情願地掏錢進影院。

有人說這是懷舊的力量,有人說這是營銷的功勞,這些因素雖然都有,但顯然不是3D版《泰坦尼克號》再獲成功的主因。在一個隻重炒作和營銷的年代,《泰坦尼克號》的重映成功,隻不過在提醒人們一個簡單的真理:真正經典的電影永遠會有市場。

《泰坦尼克號》的誕生,在15年前就是一個奇跡。當年的影業人士認為,這部耗資兩億美元的電影如能成功,對好萊塢來說會是一場災難,將把好萊塢電影帶入高風險的泥潭。卡梅隆拍這部電影時,也盡顯他不靠譜的本色,投資不斷突破極限,最終追加至電影史上從未有過的兩億美元,拍攝與后期制作時間也是無限拖延。如果投資方不是二十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這類的老派公司,這部電影可能就半途夭折了。多數業內專家認為,此片將創造一個不次於泰坦尼克號沉沒本身的災難,極可能血本無歸。然而,當年該片在北美上映了9個多月,創公映時長之最。所創票房也一直是世界紀錄,全球18億美元,直到被卡梅隆自己的《阿凡達》以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打破。

電影的回看率原本很低,但《泰坦尼克號》卻完全不同,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內地,回看率都極高。雖說此后各種高投資的大片不斷,但在票房上再也沒有出現過《泰坦尼克號》的對手,直到卡梅隆自己出手。《泰坦尼克號》在當年極具開創性,它表明電影是一種需要高資金和高技術聯手打造的藝術,隻有卡梅隆這種技術和藝術的雙重狂人,才能創造讓人蕩氣回腸的經典影像。卡梅隆雖然創造了奇跡,但因過於追求完美,花錢太猛,不是大氣魄的公司皆不敢用,因此他有近10年的時間有價無市,幾乎從影壇上消失。

為什麼卡梅隆能連續創造這種票房奇跡?這是國內電影人真正需要思考的。有奇跡嗎?有,也沒有。卡梅隆除了有一個夢想之外,所做的不過是對一個個畫面、一句句台詞、一處處特技、一場場表演的精益求精。卡梅隆是從做特技出身的導演,這使得他的電影理想總是與特技的創造分不開。這也是今天電影的魅力所在。隻有創造了讓人或目瞪口呆,或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才能讓人們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卡梅隆的成功之本,就在於他對特技和視覺的天才想象力。卡梅隆的苛刻與追求完美,在業內也是有名的,《泰坦尼克號》因海水寒冷,在拍攝過程中曾讓所有人怨聲載道,但卡梅隆堅持下來了。

好作品不是忽悠出來的,而是一個鏡頭一個鏡頭打磨出來的,隻有足夠真誠的創作態度,隻有足夠偉大的視覺夢想,才能創造《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這樣的票房奇跡。經典電影會有永遠的票房。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4月23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