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北青報:大學生礦工見証就業的社會成色

2012年05月02日10:55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3年前,全國第一個大學生採煤班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成立。3年多過去了,人數始終保持在12人的採煤班駕駛著全國第一套國產自動化綜採設備採煤,並保持著安全事故為零的紀錄。他們稱,並不是找不到工作才選擇做礦工。他們平均每月有六七千元的工資。
 
長期以來,我國的採煤行業一直是“臟、累、險”的代名詞,安全事故不少。一提到礦工,大多數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印象——“蓬頭垢面,學歷偏低,素質不高,言行粗魯”。簡單的描繪,粗放的勾勒。人們總是習慣以所見所聞來進行籠統的歸類,為礦工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
 
然而,大學生礦工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礦工的固化思維,也對“腦體倒挂論”發起猛烈的沖擊。從“白領”到“黑領”,大學生礦工表面上看似“下嫁”,本質是在“對接”,實現了社會需求和個人需求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
 
子承父業也好,自我實現也罷,大學生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了採煤班。依托首套國產自動化綜採設備,大學生礦工進行了13項技術攻關。這些技術攻關不僅幫助設備生產商改進了生產,也使得設備更好地運行,將更多的人從井下解放了出來,也讓井下工作更加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生礦工作為一個就業樣本,值得贊賞和推崇。他們摒棄了單一的職業期望,不屈從於世俗偏見,尊重內心的價值追求,在眾多出路中,選擇了最容易被忽略、最不被看好的礦工。用人單位也積極適應企業的優化升級,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引進高素質人才﹔不論是六七千元的月薪,還是大幅度的提升空間,都成了吸引大學生就業的“橄欖枝”。幾年前,六礦想招一個大學生都困難﹔2011年,在河南理工大學一下子就招到了9個研究生。
 
讓青春在勞動中閃光,讓智慧在實踐中增值。一方面,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另一方面,大學生學以致用,善於“接地氣”,在基層崗位上奉獻青春才智。這,才是大學生就業應有的社會成色。楊朝清(湖北 學生)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