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京華時報:可口可樂的回應可疑可笑

2012年05月04日11:21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特約評論員徐立凡
 
尊重消費者,就讓消費者說話,而不是可口可樂公司自言自語。自言自語,隻會變得可疑可笑。
 
5月2日,可口可樂瓶裝投資集團中國公司通過官方微博宣布,更換回收已售出的含氯批次產品並銷毀。不過記者咨詢客服發現,可口可樂公司對消費者買的含氯飲料隻能更換不能退貨。可口可樂中國公司還不斷重申:產品具有安全性,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藏藏掖掖,閃躲回避,這是“含氯門”事件以來,可口可樂中國公司留給消費者的總體印象。這種危機處理方式令人遺憾,既無法消除公眾的疑慮,而且有損於可口可樂的品牌形象。如果生產過程中確實沒有發現批次產品含氯,那麼生產過程是否存在監管鬆懈現象?如果是發現產品被污,那又何以曾矢口否認?如果這批含氯產品確實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又何必銷毀?隻能更換不能退貨,更對賠償避而不談,更是令人懷疑,可口可樂面對質量問題時,是否在執行雙重標准。
 
強調含氯產品安全,並對退貨、賠償避而不談,是為了極力保住多年的市場口碑,盡量淡化沖擊,避免在法律體系等更復雜的情形中解決問題。但真要讓消費者相信受污產品的安全性,靠單方聲明和銷毀產品無濟於事,更有公信力的程序是保留含氯產品,讓出自己控制的產品質量証明權,通過非關聯方的權威化驗向公眾釋疑。此外,對於退貨或可能的賠償事宜,設置出明確的程序進行配合。尊重消費者,就讓消費者說話,而不是可口可樂公司自言自語。自言自語,隻會變得可疑可笑。
 
出質量事故,並非零概率事件,即使最成熟最成功的企業,也不能保証產品質量事故控制到零。實際上,“含氯門”之所以演變成今天這種大面積擴散性的事件,不是因為中國消費者苛刻,而是因為可口可樂在出了事故后一系列應對措施令人難以信服。
 
作為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知名企業,可口可樂不該忽視或輕視中國消費者對於食品質量和安全的敏感性,產品健康、放心,是最基本的消費者權利,可口可樂仍然欠缺給消費者一個可信的回答。
 
可口可樂對於“含氯門”應對的失據,不是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其他國際知名企業也有類似表征,共同性就是不把消費者當回事。要麼拿技術術語唬人,要麼拿沒有相關法規說事,要麼干脆咬緊牙關硬扛。
 
因此,在對可口可樂表示遺憾的同時,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如果法治體系更健全,如果消費者主權更強大,這些傲慢的不把我們當回事的企業,其行為模式就會改變,其頭顱就會低下來?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