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博士帽為何開始貶值

馬廣志 

2012年07月18日09:03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5月聯合下發的《201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通知》顯示,今年我國研究生計劃招生規模達584416人,其中博士生67216人,碩士生517200人。與9年前的2003年相比,招生規模增長了1.17倍,其中博士生、碩士生的招生規模分別增長了37.9%和1.35倍。

從國際上來看,我國的博士學位授予數目前僅次於美國,在數量上已成為世界上博士研究生教育大國。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培養水平上還有很大差距。有專家就曾經指出,我國一些研究性大學和國外大學的差距主要在研究生教育階段,而研究生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博士生的教育上,而欲提高博士生質量,首先要停止博士點“大躍進”。

有調查顯示,我國每名博士生導師平均帶5.77名博士研究生,遠遠高於國外每名導師帶2至3名學生的比例,故有人以“一個茶壺三十個杯”來比喻研究生教育中師生比例失調的現象。這或許有點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我國目前高校裡已經出現了博士點“大躍進”。據統計,教育部及其他部屬81所高校,2011年新增的博士點數量超過1019個,其中增加最多的大學新增博士點數量達60個,這不是“大躍進”是什麼?

在筆者看來,這些高校之所以“傾心”博士點,正是“政績工程”沖動的反映。其中,一些達到條件的高校在申報,沒達到條件的“創造條件”也在申報,甚至不惜借用學科之外甚至校外學術權威來申報。事實上,這些學術權威還是在原單位工作,根本不可能到該校來指導博士生。但博士點批下來以后,學校就擁有了確定博士生導師資格的自主權,本校的教授自然就可以成為博導了。為了能夠申報成功,一些學校不惜弄虛作假,移花接木,一旦申報成功就將擁有多少博士點作為辦學成績大加宣揚,這不正是“政績工程”的表現嗎?

博士點“大躍進”的結果,是大學紛紛擴招博士生。蘿卜快了不洗泥,半天時間通過十來個(甚至更多)博士論文答辯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像這樣的博士畢業生,和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有什麼區別?這樣的博士能夠有多少含金量?這些年來博士點過多過濫,已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瓶頸。

現在看來,要想提高博士生質量,不讓高學歷貶值,必須停止博士點“大躍進”。眾所周知,經濟的發展有規律可循,不遵守就會受到嚴厲懲罰﹔同樣,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假如以一種搞“政績工程”的心態進行大學建設,最終會損害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7月18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