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很難,中國也很有信心

 正 楷 

2012年07月18日08:46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國外有麻煩,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等,一時半會難解﹔內有挑戰,二季度經濟增速“破8”,溫總理坦言“困難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此種背景下,四起聲音中不乏消極,“中國最近很難”。

話反過來,中國何時不難?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多少年來,中國何曾輕鬆過﹔最近的難和以往比,和最難的時候比,似又不難。最難的時候都過去了,面對當下,中國理應有信心。

外交上,麻煩固然不少。不說釣魚島、南海這些眼前棘手的事﹔不說美國“再平衡”形成的長期“包圍圈”﹔不說亞太地區軍演頻頻,中國一參加就說“謀強圖霸”,中國不參加也要扯上“中國因素”﹔就連美國大選,倆候選人互相抹黑對方,也總拿中國說事……

這些麻煩中,有實火也有虛火,有老火也有新火。然而,當前國際環境再嚴峻,也沒當年“北約炸我大使館”、海南“撞機”嚴峻,更沒有改革開放前后時嚴峻。中國不惹事,也從不怕事,更何況時過境遷,國力日增,以前時而擱置的難題,現在已有條件拿來逐步解決。

中國經濟確實有困難。歐債危機導致中國出口下滑,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落至近三年來“最低水平”。以前是中國更需要世界,現在是世界更需要中國。中國減速,世界著急。不過,各國專家也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國的情況並不像三年前那樣嚴峻”。

2008年爆發世界金融危機,2009年初中國經濟深受其害,彼時的震蕩遠超今日。當年,中國“穩坐釣魚台”,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力挽狂瀾,從而率先復蘇,並牽引全球。

大浪能經,小浪何懼。近日,世界不少專家指出,“由於中國政府通過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會加快。”透過在歷次風浪中的表現,世界看到了“中國實力”和“中國定力”。中國也有信心:以往能扛,現在更能扛。

中國過去難,現在也難。同是困難,相比往日,而今的困難是一種新的層面。過去的難是尋找“成長空間”,現在則是“成長的煩惱”。外交上,而今美國老拿中國當靶子,原因何在?世界各國都看得清楚,“現在輪到你了,誰讓你是老二呢”。

過去的難,是如何吃飽,現在的難,是如何健康。經濟上,從唯增速是瞻,到日漸擺脫高速崇拜,中國的發展不僅求速度更重質量。有分析認為,經濟雖然減速,換個角度看是中國“轉方式調結構”的良機。

毋庸置疑,不隻外交、經濟,中國在不少領域都面臨困難。一個大國邁向強國的過程,從不會一帆風順,路口有花環,路上就必有荊棘。

既要邁步向前,中國就不會怕難。和人一樣,難事經多了,中國也就更成熟健壯。能拿下大難老難,就不怕小難新難。一言以蔽之:中國很難,中國也很有信心。

(作者為本報編輯)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