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糧食危機折射人性污點

楊子岩 

2012年08月14日09:30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07至2008年的糧食危機令人印象深刻,但並不能說“最為深刻”。歐債危機初時分析家也是用了這樣的詞語,后來索性不說,因為怕再陷入無詞可用的境地。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於是用“嚴謹”的詞警告說,全球“可能”重陷4年前的糧食危機。不過,一項全球基准的糧食價格指數已經升至2008年糧食危機的高位。上周四,芝加哥玉米期貨在美國的熱浪中再度創出新高,谷物出現搶購和囤積的苗頭,值得警惕。
 
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糧食價格2006年上漲了12%,2007年是24%,到了2008年前8個月漲幅超過了50%。
 
美國中西部的干旱已經引發了人們對於全球糧食市場的擔憂。天氣因素固然影響了供需雙方的平衡,但卻並不能達到直接導致糧食危機的程度,更多是“人”的因素加速了危機。
 
經歷了2007、2008年糧食“大考”的人們,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迅速做出了改善全球糧食安全的承諾,但承諾畢竟隻有在兌現時才有意義,否則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遺憾的是,各地的進展參差不齊,一些地方的政策甚至比以前更糟。
 
英國《金融時報》不無批評地諷刺美國“在拉奎拉說了不少漂亮話,號稱將逐步採取最有效的援助做法,即在災民所在地附近採購救災所需的糧食,而不是向災民傾銷本國的剩余農產品”。不過,嘗過傾銷甜頭的美國怎麼可能會輕易放棄到嘴的肥肉?顯而易見,世界農業和糧食消費模式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肯定還會為美國政治所左右。
 
2008年的糧食危機很大程度上也源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糧食出口限制,但是世界缺乏一個有效的依據來管制出口禁令,“甚至連承認管制出口禁令的邏輯也無據可依”。
 
多哈回合貿易談判談了多年,最終還是各行其道。發達國家的農業保護和糧食變油政策,實際上已成為發達國家的另一種更加強大的“戰略武器”,有效阻止了其他國家的發展。
 
大衛·李嘉圖早就指出,資本主義是最有利於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種生產方式,但他同時指出種族的發展是以犧牲個人利益為自己開辟道路,這被稱為“李嘉圖陷阱”。這也表明,無論是什麼危機,深陷其中的都是人性的污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8月14日   第 06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