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人民幣期貨8000元就能炒 首日成交415張

2012年09月18日12:24    來源:《深圳商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港交所昨日推出的全球首隻可交收人民幣期貨合約新產品,以滿足投資者和企業對人民幣匯率風險對沖的要求。其首日成交不俗,截至收市,所有月份的合約成交張數共415張。

  最低保証金不到8000元

根據港交所公告,昨日推出供投資者買賣的人民幣期貨合約共7個,合約最短一個月最長一年。每張合約金額10萬美元,最低基本保証金為7930元人民幣,即交易杠杆約80倍。若投資者同時買入並賣出不同到期月份的合約,跨期保証金要求更低至每對交易4760元人民幣,杠杆率達130倍。

合約將以每美元兌人民幣報價,最低波幅為0.0001元人民幣。星展銀行、美林國際、匯豐、工銀國際四個市場庄家將為所有可供交易的合約月份提供買賣雙向的持續報價,每邊最少10張合約,並將會開出不大於30個最低波幅(即人民幣0.0030元)的價差。

昨日7個有成交合約月份分別為今年10月、11月及12月,以及2013年1月、3月、6月及9月,其中成交最多為今年12月份合約,成交張數為82張,合約收市價為6.3665,較上日美元兌人民幣匯價6.3149,升0.0516。而最近月份10月份交收的人民幣期貨,成交37張,收報6.3358,較上日收市價升0.0209。

 

適合機構企業和個人參與

相比國內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來說,人民幣期貨的低門檻和高杠杆,除了可以吸引金融機構、進出口企業外,個人投資者也可以入手,那麼投資者是否可以方便地參與其中呢?內地機構、企業和個人能否參與人民幣期貨的交易呢?

南華期貨有關部門負責人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人民幣期貨交易主要面向在港人民幣資金,個人非常看好港交所推出的人民幣期貨合約,因為人民幣期貨合約具有門檻低、杠杆高等特點,可以滿足中小投資者的需要。個人投資者到有資格的期貨公司開立賬戶,就可以進行人民幣期貨交易。但他認為,人民幣貨幣期貨推出初期,投資者主要應是機構投資者,包括ODII、RQFII等機構,外貿進出口企業,以及香港個人投資者。內地個人投資者可以參與其中,但內地居民均受5萬美元額度限制,資金實力上相對有限。

一位大型期貨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國內160余家期貨公司中,有包括南華期貨、格林期貨等在內的6家已在香港成立了分支機構,投資者可在這些公司開戶並投資港交所人民幣期貨﹔但需投資者親赴香港開戶,並設立在港的人民幣賬戶﹔至於投資額度,個人投資者每年有5萬美元的外匯兌換額度。

  有助企業對沖匯率風險

人民幣期貨推出,意味著市場迎來對沖匯率波動的利器,對於外貿企業而言,人民幣期貨意義重大。分析認為,由於缺少匯率風險對沖工具,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會面臨著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人民幣期貨推出之后,有助於外貿企業提前鎖定人民幣與國際貨幣美元間的匯兌成本,大幅提高外貿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港交所衍生產品市場總監黃?中舉例說,很多內地制造商的收入是美元,成本支出為人民幣,近年人民幣升值,中小企業之前的應對策略不多,但現在可通過人民幣期貨抵消升值帶來的潛在損失。相反,若持有大量人民幣資產,擔心未來會貶值,也可通過人民幣期貨來對沖。

南華期貨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對這樣一個可以降低人民幣匯率風險、增加投資回報的工具需求很大。“對於有外匯業務的企業而言,人民幣期貨可以做套期保值,是一個非常好的對沖工具﹔而對資金小的個人來說,門檻低、杠杆高等特點,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品種。”而短中線人民幣匯率看跌的趨勢,也為投資人提供了較佳入市時機。

同時,人民幣期貨的推出,將給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與投資以及外商來華直接投資提供便利,因為上述交易同樣需要對沖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記者 鐘國斌)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