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探討新加坡人與中國新移民

2012年09月10日14: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人口數量及結構近年來的變化,引起不少討論。新移民的一切都成了人們關注的課題,包括他們的衣食住行、行為表現。該報《新匯點》10日推出專題報道,探討新加坡人與來自中國新移民之間,彼此感受到的問題,哪些摩擦會影響彼此的觀感?

新加坡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但是在建國以后相對穩定的三四十年來,新加坡人已經接受了所謂的“新加坡人”,就是有祖輩在“霧鎖南洋”的時代來到這裡,赤手空拳打拼出今天的繁華大都會,並在這裡扎根成長,生育培養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新加坡人”。

這些“新加坡人”與新加坡的制度一起成長,看著一年年的國慶表演,聽著一年年的國慶群眾大會演說,幾乎就要以為新加坡就是由這些人組成的島國而已。但是全球化速度之快,讓新加坡在步入21世紀之后出現很大的變化。這變化不僅關系到市容及建筑交通等基礎硬件,更關系到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人、工作方式、鄰裡生活等等。

根據政府今年7月發布的數據,新加坡在過去5年裡,每年引進的新公民人數為1萬8500名,是2006年以前的1.3倍。在2004到2008年間,新加坡每年也平均引進5萬8000名永久居民。目前這個人數已經由於移民政策的縮緊,減少為每年不到3萬名。

截至去年12月,新加坡526萬人口當中有327萬名新加坡公民,54萬名永久居民,146萬名非居民,非居民人數佔總人口的27.8%。也就是說,每10個人當中有近4個不是新加坡公民。這也就是一般“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各個角落所感受到的新加坡:“真正”的“新加坡人”在茫茫人海中,已經快要變成少數了。

對中國新移民的反應最大

整體而言,從馬來西亞和印度移民過來的族群,感受到難以融入的情況比較少,反倒是中國新移民,雖然與本地佔人數最多的華人族群是同文同種,卻感受到更強烈的疏離感。關於這點,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劉宏教授表示,這也是他的研究所關注的課題之一。

劉宏說:“新加坡華人和中國移民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新加坡華人從小受的是英文教育,文化多元並以西方文化為主,工作語言、學校教育都是西式的,后面連帶的一整套行為、思維方式,包括對人情的認知,和中國移民都不一樣。而中國人整個文化環境是依據中華文化的傳統,來到新地方更注重的是人情關系。在中國行得通的習慣,來到這裡卻不太被接受。所以本質上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是十幾年文化教育熏陶的結果,所以要求新移民來到這裡幾個月就要改變是很難的。”

除了思維方式,劉宏認為中國移民與新加坡華人的處事方式和習慣都受到當地地理、政治和文化社會環境所影響。“最簡單的像過馬路不那麼重視交通法規,在中國和印度都很普遍。我覺得輿論應避免簡單的價值判斷,認為我的做法就是好的,你的就是不好,而應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哪些問題會影響彼此觀感?

新加坡人對移民問題的關注也出於移民人數的大幅度增加。從新移民帶來的好處上來說,新加坡的文化領域,包括藝術團體、學校裡的很多藝術家和教師都是新移民。從大眾文化來說,過去十年以前新加坡吃不到的中國菜,像東北菜、四川菜都在這裡出現,大大豐富了新加坡的文化氛圍。國人在享受這些藝術、文化、餐飲等等的同時,卻一方面面對新加坡日常生活環境的改變。

“以前的新加坡華人多數來自中國南部。今天的華人來自五湖四海,包括黃河長江以北地區。不是說同一個種族就一樣,這裡面存在差異性。中國移民大量進入新加坡,各行各業都看得到,也讓新加坡人感覺到競爭的壓力,除了工作崗位,還包括日常生活擠地鐵巴士,子女在學校與新移民子女競爭。當然這牽涉到引進新移民的速度,從2000到2009年,新移民增長速度是8%到10%,新加坡公民人口增長卻隻有1%到2%。所以速度上也讓新加坡人難以接受,覺得自己家變成外國。”

劉宏相信,移民速度和基礎設施增長速度的暫時性不協調是可以調節的,更大的問題是改變民眾的心態,同時要求外來移民有意識的尋求社會融入。

“可以從家庭、社區、工作場所來展開融入的工作。新加坡的國際婚姻有39.2%,配偶一方來自新加坡以外的佔很大部分。這本身就是融合的橋梁。在社區,也可以通過文化、社會活動增進相互理解與尊重,求同存異。了解與尊重是融合的起點。我們還是有共同的地方,包括對教育、家庭的重視﹔相對西方社會,對政府的尊重。(周雁冰 鄧華貴 沈越 趙愷健 蘇文琪)

(責任編輯:雲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