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美國有三個問題要想清楚

賈秀東 

2012年09月05日08:3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正在中國訪問。克林頓此訪多少顯得有些“突然”,但考慮到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和亟待處理的一系列國際地區問題,奧巴馬總統在大選之年的關鍵時刻派出高官訪華又是順理成章的。
 
克林頓不是來吵架的,中國願意接待當然也不是為了同美方吵架。今年以來,中美進行了多次高層往來和多領域密切合作,兩國關系也發生了多次磕磕絆絆。此時此訪反映出雙方十分在意中美關系,都有意在事關中美關系的穩定與發展的問題上加強溝通。
 
既然是來溝通,美方就有必要在一些涉華問題上想清楚,把握好。
 
其一,中國並非現行國際秩序挑戰者。
 
如今的中國不是尋求霸權的前蘇聯。中國有振興中華的雄心,有自強自立的追求,更有不斷崛起的勢頭,但沒有用“零和”思維去制定和實施對外戰略。中國主張根據大多數國家的意願改革現行國際秩序和體系中不合理的成分,但沒有顛覆現行國際秩序的企圖。中國歡迎美國作為一個亞太國家為本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積極作用,願意並正在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亞太國家構建亞太地區經貿與安全秩序,同美國就經貿、朝核、伊核、敘利亞等問題加強磋商與協調。用“零和”思維將中國推向對立面,並不符合美國根本利益。
 
其二,別想在核心利益問題上挑戰中國。
 
如今的中國不是羸弱可欺的舊中國。中國致力於和平發展,同時依靠不斷增長的實力地位捍衛自身核心利益,這包括領土、主權、安全、統一、穩定和發展等六大核心利益。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是確保兩國關系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已明確寫入中美之間的重要政治文件。在2009年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不僅把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作為指導兩國關系的根本性原則,而且雙方承諾不支持任何勢力破壞這個原則的任何行動。如果美國的對外政策和行動損害中國核心利益,隻會招致中國越來越強烈的回擊,對此美國不應再感到“意外”。
 
其三,在中國周邊挑撥離間得不償失。
 
如今的中國不是以鄰為壑的自私者。中國長期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持續推進睦鄰、安鄰、富鄰政策,促進了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中國及其周邊國家都受益。對此,美國難免有些“羨慕嫉妒恨”。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美國推出亞太戰略調整,本無可厚非,但增加對亞太地區的戰略、政治、經濟和安全投入,不能犧牲中國的利益。美方近來在釣魚島、南海等問題上的所作所為不能不使人懷疑,其試圖挑撥離間以期坐收漁人之利。長此以往,美方這樣的亞太戰略調整會得不償失,甚至適得其反。
 
上述三個問題之所以存在,其症結在於中美戰略互信問題。中美關系日益成為影響世界格局演變的最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中美關系之復雜程度,非以往和當今世界任何一對雙邊關系所能相比。這就決定了兩國有責任妥善處理好雙邊關系存在的問題,同時人們也要對中美關系發展的廣度、深度和過程有個現實、合理的期待。
 
此次克林頓訪華,很可能是其任期內最后一次訪華。如果雙方借此機會就兩國關心的戰略全局問題和現實棘手問題坦誠地談一談,多一些相互了解,多一些共識,多一些互信,多促進一些問題的解決,那麼人們會認為克林頓國務卿不虛此行。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