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光明乳業10年由盛而衰 收入不及伊利30%

2012年09月24日11: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在大家談論食品安全危機的時候,鮮有人注意這10年間乳制品業在資本市場悄然發生的變化。

2002年,光明乳業(600597.SH)上市,這是繼伊利股份1996年上市之后,國內乳制品業的又一個巨頭登陸資本市場。兩年后,后起的蒙牛乳業也踏入資本圈,並選擇在香港上市,由此,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這場三巨頭的較量起初不分伯仲。到2004年,伊利、蒙牛、光明的市值分別為23.8億、82.1億、75億。

然而,8年過去,三巨頭的局面如今已變成雙雄之爭。伊利和蒙牛市值分別達322億、416億,而光明僅88.6億元。

就在不久前,光明剛完成定增,這家與我國乳業黃金期失之交臂的公司,為何在10年間沒落,它再次向資本市場伸手,與其崛起的戰略有何關聯?

10年由盛而衰

“光明的成敗皆在前董事長王佳芬手上,她苦心經營光明10多年,把企業做上市,但之后公司的產品結構滯后市場,當伊利和蒙牛都在常溫奶上發力時,光明還依靠低溫奶,被對手輕易地趕超乃至落后挨打就不足為奇了”。一位接近光明乳業的人士告訴記者。

分水嶺在2003年,在此之前,乳制品市場最主流的產品還是低溫奶。

一名深圳的食品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低溫奶的營養很好,價格比較高,保存條件也比較嚴格,自然更適合大中型城市的居民消費”。

光從這點看,光明佔盡優勢。由於華東的大中型城市集中度較高,因此地處上海的光明自然有著地理優勢,而且王佳芬自1992年進入光明以來,一直在深耕完善華東地區的冷鏈系統和奶源建設,於是,華東區的肥水流入光明這塊自家田也就水到渠成。

就在光明上市的2002年,光明站在了國內乳制品業的最高峰。企業的收入連續4年超過伊利,而當時的蒙牛,還在為上市未雨綢繆。

然而,一年之后,形勢急轉直下。

伊利率先推廣常溫奶,蒙牛緊隨其后。這種產品攜帶方便、保存條件較低,價格更低廉,廣袤的農村市場也因此一下子向伊利和蒙牛敞開大門。

也就從那時起,伊利通過批量生產常溫奶,年收入首次超過光明,此后一騎絕塵,而效仿伊利的蒙牛也后來居上,光明從天堂跌落到谷底。

“光明不是沒有機會,如果當時果斷改變產品結構,現在的局面就很難說了”,前述接近光明的人士嘆息道,“2005年常溫奶在城市和農村風靡時,王佳芬拒絕和利樂包裝合作常溫奶,現在看來,這是個敗招”。

后來的故事眾所皆知。光明繼續增長乏力,甚至在2008年淨利潤出現過2.86億元的虧損,王佳芬也在2007年和2008年卸任總經理和董事長的職務。

后王佳芬時代的被動挨打

后王佳芬時代的光明乳業,公司調整了產品結構。2007年,低溫奶的冷鏈系統在東部沿海地區布局完成,自此之后未有建設,同時,公司加進推出“優+”系列的常溫奶對抗伊利的金典和蒙牛的特侖蘇,到去年為止,常溫奶已佔主營收入的近40%,低溫奶為17%。

“常溫奶雖然門檻不高,但單一品牌隻要做到一定規模,其他牌子要進來也很難有效益”。前述分析師表示。

的確,光明曾極力推出的優+常溫奶,自上市起一直飽受伊利的金典和蒙牛的特侖蘇壓制。由於伊利和蒙牛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銷售渠道也充分下沉到全國各地,錯失良機的光明已難有所作為,產品常年處於微利狀態。

就在去年,光明的“優+”曾有過提價,但敏感的市場立即讓這款產品銷售量下跌。王佳芬掌舵時的光明深耕華東區域,雖業績斐然,但市場局限的束縛一直揮之不去,光明如今的區域收入為上海佔1/3、上海以外的華東區1/3、其余各省市1/3,其中華南和華北去年處於虧損狀態。伊利滲透全國策略更為有效,大本營華北佔31.9%、華南26.76%、華東華中等區域40.88%。

面對常年的被動挨打,迫使光明乳業終於走上一條激進的道路。

押注疾進中的莫斯利安

去年年末,發展已有幾年的光明常溫奶依舊擺脫不了虧損的陰霾,2011年總計利潤虧損8690萬元。然而,到了今年,頹勢似乎有了轉機。

今年上半年,光明乳業收入64.6億元,同比上漲16.49%,淨利潤實現9668萬元,同比上漲31.89%。規模雖比不上212億元收入的伊利股份,但在伊利和蒙牛都出現業績同比衰退的跡象,光明的逆勢反彈惹人關注。

機構對此都普遍認為,這是光明從去年起主打的常溫酸奶莫斯利安開始釋放規模效應。

“莫斯利安是國內不多見的常溫酸奶,光明現在有點效仿當年的特侖蘇,想通過規模化生產佔領市場,確定品牌的核心地位。不過,伊利和蒙牛要想這種產品也不是特困難,好在光明有個殺手?”。前述分析師說道。

所謂的“殺手?”,就是光明獨佔莫斯利安的品牌。莫斯利安是位於保加利亞的一個村庄,據稱由當地特殊菌種制成的酸奶可延年益壽。光明與保加利亞長壽村簽訂協議,獨家在國內擁有相當長時間的品牌使用權。

“要實現這點,莫斯利安就要做到20億規模,現在光明正加緊建設生產線,得趕在使用權到期前規模化地投向市場”。

根據半年報,莫斯利安在德州的8條生產線已相繼投產,南京的生產線也實現63%的進度,唯一令人擔憂的,是上海的生產線能否按時竣工。

這家計劃明年投產的馬橋工廠進度隻有14%。光明在上海原有的3家工廠都將搬遷於此,公司現在一邊搬遷一邊生產。產能集中后,馬橋將日產1000噸酸奶、600噸巴氏奶、400噸常溫奶,光明扶持莫斯利安的意圖明顯不過。

然而,高密度的建設導致光明的負債不斷攀升。今年上半年,光明的負債率為63.63%,流動負債40.2億元。馬橋項目企業已先行投入4.97億元,但據計劃,工廠尚有14.2億元資金缺口,佔總資產近20%。高企的負債、不斷攀升的成本,以及火燒眉毛的項目缺口,光明的資金鏈已到飢渴難耐境地。

不得已,光明求助資本市場,它通過定增方式向8家機構募集到14.2億元,並已置換到先前的投入資金,暫時解了燃眉之急。

不過,“且不論莫斯利安能否確立市場的核心地位,常溫酸奶的規模能否和特侖蘇等牛奶相提並論還是個問題,畢竟喝酸奶不比牛奶的人多。”前述人士告訴記者。(理財周報)

(責任編輯:王昕)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