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CEPA:連結內地與港澳的紐帶(輝煌·十年)

《人民日報》記者  孫立極

2012年10月25日10: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簽署9年,1個主體協議、9個補充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和《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都簡稱“CEPA”),將內地與港澳緊密聯系在一起。內地為港澳發展提供廣闊天地,港澳則成為內地“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平台。

  應港澳需求簽署的自貿協議

  2003年,亞洲金融風暴陰霾未去,香港又接連遭遇“9·11”事件引發的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非典疫情沖擊,一時經濟低迷,街市蕭條。 

  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向中央政府提出與內地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建議。2002年1月,相關磋商在北京啟動,此后,即使非典疫情暴發期間,磋商也未中斷。當年6月29日,內地與香港的CEPA正式簽訂。

  一直以來,內地都是澳門最大的商品進出口市場。內地與台港澳相繼加入WTO,這也意味著,在WTO體系內,內地對澳門的優惠措施將受到約束。香港與內地磋商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時,澳門特區政府也當即表示願意適時加入。2003年10月17日,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也簽署了CEPA。

  CEPA是一份在WTO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多方面。CEPA實施后,2006年1月1日,內地對原產港澳的273個稅目的產品實行零關稅,標志內地與港澳在貨物貿易領域全面實現自由化。CEPA補充協議九將於2013年1月1日起生效。屆時,按照世貿組織服務貿易分類標准,內地對港澳服務貿易開放的部門將達149個,涉及161類的93.1%。

  香港重振經濟的重要推手

  在CEPA的助力下,香港經濟逐漸走出低迷。數據顯示,從2004至2011年間,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實質增長5%,大幅高於同期整體發達經濟體約1.6%的年均實質增長率。今年9月,香港特首梁振英接受台灣媒體書面訪問時明確表示,CEPA的實施,對促進兩地經貿的持續發展,幫助香港經濟走出低迷困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CEPA放寬了港資銀行在內地的經營限制,截至2011年底,香港本地銀行在內地共設立了9家法人銀行,並開設了400多家分支機構。CEPA也為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起到了不小推動作用。2004年以來,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從個人到企業,從貿易結算、發債到融資、投資理財業務,逐步推進。到2012年3月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為5443億元,佔銀行業存款總額的8.7%﹔人民幣貸款余額也從2011年初少於20億元增至420億元。有了CEPA,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牢固。

  至於產值佔香港生產總值93%、就業人口佔88%的服務業,CEPA主體協議就有專業服務的內容,之后每年的補充協議都有關於服務業的部分。發展至今日,香港11個主要專業團體所代表的專業人士中,至少有5個在內地的業務量超過香港的業務量。此外,自內地對“香港制造”實施零關稅以來,CEPA項目下,內地至香港進口商品額合計為51.6億美元,關稅優惠為29.3億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劉凌)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