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顧國建:金融機構該給刷卡鬆鬆綁了

顧國建

2012年10月26日10:5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顧國建

不少人在國內旅行、出差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這樣的遭遇:在異地他鄉往往隨身攜帶的現金不多,有時遇到了心儀的商品,卻因為商家拒絕或不提供刷卡消費而失之交臂。個中原因,其實並非都是當地金融服務落后。

一直以來,對中國受困於內需不振、難以刺激的老問題,不少人提出過各種藥方,諸如提供消費補貼、降低消費稅、增加勞動者收入等等,但並未總體改觀消費不振的現狀。這是因為內需不振往往與中國市場環境的各種細節有很大關系,不清除細節問題,整體局面很難快速改觀。其中出現梗阻的關鍵一環,就是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在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服務時收費較高,以致商家無利可圖,干脆拒絕刷卡。

一筆交易因不能刷卡消費而中斷看似很小,但對市場消費產生的“蝴蝶效應”卻非常大。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2年9月統計,中國消費者刷卡消費比例以每年30%的速度在遞增,超市行業平均刷卡消費比例達到35%,百貨、家電行業已超過60%,企業每年承擔的刷卡手續費少則幾百萬元,多則上億。另一方面,商家經營成本每年遞增超過15%,利潤水平逐年下滑。中國零售行業平均利潤率隻有2%左右,而銀行的刷卡手續費就高達0.5%-1%,而在快速增長的刷卡消費下其盈利將呈爆炸性增長。而與國外消費者常使用信用卡相比,中國消費者多使用存有現金的銀行借記卡,這種差別更是讓中國的消費者“虧大了”。可見,銀行機構現行的不合理收費格局,既與商家產生利益之爭,也與當前“拉動內需,擴大消費”、“減少流通環節收費”的國家政策要求顯得很不協調,如果進行調整,勢必會為消費行為帶來巨大便利。

不過,雖然許多大型銀行機構的服務意識一直廣受社會批評,但它們在國內市場的改進並不多。與之相比的是,許多銀行機構在海外市場的服務卻日新月異,以銀聯卡消費為例,由於中國消費者海外購物現象增多,中國不少銀行機構都積極開通境外刷卡服務,有的還主動降低手續費。為什麼這種服務創新隻對外不對內呢?這既是因為現實利益驅動,也和銀行機構在國內市場的特殊地位有很大關系。例如,在“刷卡費”問題上,商家和消費者在與金融機構的博弈中天然處在弱勢的地位,幾乎無力進行價格談判,索性採取拒絕態度。因此,要從深層次上鬆綁消費,必須打破金融消費服務上的壟斷局面,引入多家企業進入的競爭機制,增強行業的經營透明度,各銀行機構也應該向全國老百姓公布真實的經營數據,取信於民。

最近,我們又聽到不少關於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的消息,各方探討的話題似乎也都復雜而深奧。不過,為提高老百姓收入在GDP中的佔比,進行國民收入分配調整,並不都需要較長時間的精心測算和設計制定各種精巧的制度規范。僅僅就金融服務方面出台一些具體措施,降低金融機構從中獲益的比例,這一屬於國民收入分配很小的調整,可能就會帶動居民收入和市場消費方面出現各種積極的反應。▲(作者是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