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民航局近日發出指令,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各運輸航空公司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

中國對歐盟“碳稅”說不

2012年02月07日09:34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萬 象攝(新華社發)

  近日,針對歐盟單方面強行實施征收國際航空碳排放費(即所謂航空“碳稅”)的行為,中國民用航空局向各航空公司發出指令,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各運輸航空公司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

  歐盟強征“買路錢”

  2011年12月21日,歐盟委員會宣布航空“碳稅”的政策將於2012年1月1日如期實施,這一行為遭到歐盟以外多國航空界的強烈反對。

  根據歐盟規定,2000多家外國航空公司將被納入歐盟的碳排放交易機制,中國包括國航、南航、東航等在內的33家航空公司均被納入名單。據初步估計,一旦開征碳排放費,中國多家航空公司需要支付的這筆“買路錢”就將高達7.4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將高達30.8億元。

  有關專家指出,歐債危機深重,歐盟征收航空“碳稅”除了環保之外,也有政治和經濟的考量,包括在解決歐債危機的談判中增加籌碼。“歐盟迫不及待地將航空業納入‘碳管制’,有提升歐盟環保領域領導作用、擴大其在碳排放交易市場優勢的用意。”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於宏源表示。

  “碳稅”或引發貿易戰

  一石激起千層浪。迄今為止,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印度等35個國家已經表示強烈反對歐盟在航空領域強征“碳排放稅”的做法,指責歐盟實際上是在設置貿易壁壘。國際民航組織則通過決議,明確表示反對歐盟將國際航空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敦促歐盟及其成員國與國際社會合作處理航空排放問題。

  盡管遭到多國的強烈反對,歐盟仍一意孤行。歐盟氣候行動發言人艾塞克·法萊羅·拉德隆近日表示,長期拒繳航空“碳稅”的航空公司可能會面臨被禁止使用歐洲機場的懲罰。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歐盟硬收“綠色買路錢”的做法將會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壓力,從而可能轉嫁給消費者。抗稅各國也有可能實施取消歐洲客機訂單、對歐征收巨額燃油稅或“飛越權費用”等反制措施,甚至引發貿易戰。

  “如果因歐盟征收航空‘碳稅’引發的緊張形勢最終導致一場大西洋兩岸的貿易戰,其結果隻能是兩敗俱傷。”歐洲支線航空公司協會會長邁克·安布羅斯警告說。

  力求全球性解決方案

  歐盟單方面強收“碳稅”的做法已經違反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國際民航組織的相關原則和規定。面對歐盟的一意孤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中方反對歐方強行實施單方面立法的做法。

  “在碳排放問題上,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性解決方案,不是歐盟單邊碳排放交易機制。”中國宏觀經濟學會低碳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佔五說。

  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宣增益則認為,從長遠看,構建全球統一的國際航空減排交易機制將成為必由之路。

  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方主張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國際民航組織多邊框架下通過充分協商解決國際航空排放問題。歐方應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航空可持續發展和中歐關系大局出發,正視中方關切,本著務實和建設性態度,加強溝通和協調,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決辦法。中方也將根據事態發展考慮採取必要措施維護本國民眾和企業的利益。(嚴 冰 班娟娟)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2月07日   第 04 版)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