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黃金大熱背后凸顯中國投資者困境

2012年02月29日10: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黃金消費量761.05噸,比上年增加189.54噸,同比增長33.2%。作為投資黃金的代表,去年我國金條的消費量為213.85噸,同比增長50.7%,金幣消費量20.80噸,同比增長25.2%。世界黃金協會預計,今年中國將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而該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僅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實物黃金需求就高達191噸,同期內地自香港的黃金進口量約為227噸,較2010年同比增加了632%。

中國自古就有“亂世藏黃金,盛世玩古董”的說法。黃金在現代經濟中作為一種資產具有兩種功能。其一,是投資功能﹔其二,是避險資產,避險資產才是現代經濟中黃金真正具有的代表意義。2011年,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地區中,歐洲黃金需求大幅上升,原因是投資者對持續惡化的歐債危機感到不安。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去年歐洲在金幣和金條上的投資增長了26%,達375噸,使該地區成為實物黃金投資產品的最大市場。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黃金需求猛增,從結果上看,是與歐洲投資者因歐債危機因素選擇黃金作為避險的功能一樣。

黃金通常被視作防御性資產,而不是投資資產至少不是好的投資資產。

中國的老百姓中素有黃金可抗通脹的說法。從歷史經驗來看,1980年黃金每盎司850美元,經過歷年通脹調整后的金價,大約是2200美元,也就是黃金若要抗通脹,金價應該要能漲過2200美元,但是目前現貨金價才1780美元下方,顯示在過去的30年間,黃金的抗通脹效果並不明顯。即使拉長時間來看,當通脹溫和時,黃金抗通脹效果不甚理想,隻有出現惡性通脹時,黃金抗通脹的效果才會顯現。因為當惡性通脹出現時,代表社會對於貨幣的信心崩潰,這時隻有作為“誠實貨幣”黃金才能夠拿來交換各種物資,黃金抗通脹的效果因此完全發威。

中國投資者並不認為中國會有嚴重經濟危機出現。在房地產投資的路徑被堵住了財富夢之后,中國投資者在投資困局下隻能選擇黃金投資。或者說,中國10年來最大投資市場,房地產已出現歷史性的投資拐點,其后,投資品較大的開放市場隻剩下黃金市場。

這點,先從時間上看是吻合的。去年10月開始中國住房銷售“突然”降至冰點,而中國黃金需求猛增恰恰也是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飆升”的,這當然不是什麼巧合。其次,再看去年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數據,去年房地產投資達6.17萬億、同比增幅達27.9%,商品房銷售額達5.91萬億、同比增幅達12.1%。從開發商投資和投資者購買的資金量上看,應為新增投資資金不能繼續投資房產而轉投資黃金。

由於房地產周期拐點出現、未來價格呈現下跌趨勢,存款處於2年多來的負利率,民眾中有投資需求的隻能選擇黃金作為投資的替代品。

所以,“亂世藏黃金”並不是中國黃金大熱的真正原因。而事實上,房地產的拐點也不是中國黃金大熱背后的真實原因。

真實的原因是,中國的投資者除了房地產、黃金沒有其它更大、更好的投資渠道、方式和投資品。

正在官方和投資界互動熱議的民間投資“新36條”,恰是這種投資困局的“激烈”反映。管理層已表示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推出民間投資“新36條”的實施細則。這或許給巨大的民間投資需求帶來福音。畢竟,在中國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太多。

中國目前的確已經進入一個資產價格下跌的趨勢。資產價格下跌趨勢或時代的來臨,意味著財富洗劫和轉移時代的來臨。中國民間或家庭投資者選擇黃金作為對沖,並非是不理性。但把黃金作為投資品應該是謹慎的,黃金並沒有多少投資價值。

事實上,債券尤其是國債遠比黃金有更好的對沖作用和效果。至少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投資債券與黃金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債券的變現能力強而黃金變現能力較差。(曲子)

(責任編輯: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