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青年報:想省心,就別管“錢袋子”

2012年03月09日17:2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10.37萬億元,這個數字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個概念。可這些錢,都是你我——每一個納稅人上繳給政府的,也就是說,從每個人的收入裡拿出一部分,匯聚而成公共的“錢袋子”。納稅人有權利理直氣壯地問:政府把我的錢花哪兒了?
 
不可能人人都去查賬,所以,審查國家財政大賬本的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到了2900多名代表身上。
 
人大代表嚴以新就帶著厚厚一摞材料來參加小組討論。按照大會議程,這一天應該討論審議預算報告。中央部門預算、全國預算和預算說明,前一天剛剛發給代表們,10天的會期,隻有一天時間讓他們專門“研討”預算。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嚴以新深知預算審議的重要性,他很想在小組會上好好議議。可是一上午,討論的議題都沒有集中到預算上,這讓他有點兒著急。
 
來採訪的記者發現,這個代表駐地有4個省的人大代表團,真正討論預算報告的團組沒兩個,好些代表甚至連報告都沒帶來。
 
有代表說,預算報告太長,看不完,也看不懂。確實,每本300多頁的預算報告,短時間內看完,肯定有難度。可真的就難到了完全看不懂?據《人民日報》報道:代表委員普遍認為,今年的財政預算報告使用了27張圖表詳細說明各方面情況,可讀性增強、精細化程度提高。
 
記者劉世昕大致翻看了一下預算報告,“要是認真看的話,並非看不懂”。而且,發改委和財政部都有工作人員,隨時接受代表們質疑。“我們很想聽聽代表們對計劃報告的意見,可是很少有人提。” ——一位發改委的官員對她說。
 
當人大代表,是個操心的差使。十幾億人,選出不到3000名代表,國家大事,民眾福祉,利益分配,都交付你們手中﹔納稅人的錢花到哪裡,大到幾百上千億元的國家項目,小到農村老人能不能享受社保,孩子們有沒有校車,都得經由你們同意﹔十萬億的“錢袋子”交到你們手上,絕不是輕飄飄一句看不完、看不懂就能應付的。
 
幾年前的兩會,溫總理在答記者問時說: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的結構和公平正義。
 
這句話,足以証明財政分配的至關重要。納稅人的錢花在了哪兒,不僅關乎利益格局、社會公平,更體現了政府的執政理念。從某種意義上講,控制了財權,也就控制了政府,管好了政府的“錢包”,就把握住了“權為誰用”。監督制約政府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掌控財政的“錢袋子”,諸如約束三公消費、節減行政開支、遏制奢侈浪費之類的難題,將隨之迎刃而解。
 
預算審議遭冷遇,原本很不正常,可卻並非初次,於是不得不老生常談。弄懂預算報告,可能很難很累,那就有勞各位代表辛苦一下,隻要盡職盡責,難題總是能解決。不是有不少代表,已經在仔細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了嗎?這些年預算公開的點滴進步,都與他們的盡職和努力密不可分。這樣的代表多一些,納稅人在看到 “我省代表團認真審議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的新聞時,才能更放心﹔質疑批評多一些,財政支出才會更科學更妥當。(馮雪梅)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